《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1.doc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氯气与金属、氢气反应的化学性质。
3、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氢气等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图片导课]投影海洋图片,阅读海洋中的化学资源:
海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全球海洋的含盐量就达5亿亿吨,还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如金达500万吨,铀达42亿吨,所以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库。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提取淡水20多亿吨、食盐50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溴20万吨,总产值达6亿多美元。
[板书]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问题]请画出17号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学生回答]学生上台板演Cl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都为7个电子),回答:氯元素非金属性强,易得一个电子形成Cl-。
[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阅读]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与确认。
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是在1744年发现氯气的。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当他将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气体气体后,他又感到一种由衷的高兴。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他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气体的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
[思考与交流]1、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时间长达30多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仍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副板书]氯气的实验室制法:4HCl(浓)+MnO2
[引导学生观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
[板书]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黄绿色、气体、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有毒;易液化。
[强调] 易液化的气体一般是气体分子的分子量较大,液态氯又称为液氯。………………………………【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