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能力突破第一单元第1课时《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知识清单+对点训练+课后作业 (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10-04 10:02:25

一、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把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Na、Cl2、NH3、SO2、NO2溶于水后,其溶液都能导电。它们不是(填“是 ”或“不是”)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别是(水除外)NaOH、HCl和HClO、NH3•H2O、H2SO3、HNO3。
(3)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实验探究(Ⅰ):同浓度醋酸和盐酸的电离程度
实验步骤:在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浓度均为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在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长度相同的镁条,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气球中的镁条送入锥形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1 mol•L-1HCl 1 mol•L-1
CH3COOH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与镁条反应的速率 快 慢 HCl与镁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同
浓度时,HCl中c(H+)大
溶液的pH 0 2.4 盐酸的pH小,说明盐酸中的
c(H+)大于醋酸中的c(H+)
实验结论:同浓度盐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
实验探究(Ⅱ):同浓度的NaOH溶液与氨水的电离程度
实验步骤:取pH为12的氢氧化钠和氨水各1 mL于锥形瓶中,分别用酚酞作为指示剂,用HCl作为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实验现象:两溶液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氨水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结论:NaOH和NH3•H2O的电离程度不同,pH相同的NaOH的浓度小于NH3•H2O的浓度,说明NaOH完全电离,而NH3•H2O只是部分电离。
归纳总结:(1)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是否全部电离,可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2)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强酸、强碱和盐;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弱碱、极少数的盐[如(CH3COO)2Pb等]。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1.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2.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