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制备(金属、碱、盐及气体)复习教案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9-27 10:51:54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物质的制备(金属、碱、盐及气体)
二. 重点、难点:
  1. 掌握物质制备的方法及原理。
  2. 掌握十大成盐反应。
三. 教学过程:
    物质的制备包括气体、金属、碱及盐的制备。
(一)气体的制备
    我们曾经学习过氧气、二氧化碳及氢气的制备。
  1. 氧气的制备
    (1)反应原理:     
     
    (2)收集方法:
    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取气法。
    (3)实验装置:
    a. 固体加热
    需用大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铁架台等。
    b. 固液常温
    需用锥形瓶、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 塞、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等。
    (4)检验: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表明气体为氧气。
  2. 二氧化碳的制备
    (1)反应原理:
    
    (2)收集方法:
    由于CO2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取气法。
    (3)实验装置:
    固液常温装置
    常选用锥形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塞、集气瓶、水槽、玻璃片 等。
    (4)检验: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气体为CO2。
  3. 氢气的制备
    (1)反应原理:     
     
    (2)收集方法:
    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取气法收集。
    (3)实验装置:固液常温装置,与实验室制取CO2、O2的发生装置相同。
    (4)验纯:
    收集一试管氢气,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如听“噗”一声,则说明氢气纯净;如听到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
(二)金属的制备
  
    条件:前置后;盐必溶;不用K、Ca、Na;铁二价………………………………【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