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10-07 08:25:20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什么是浮力及浮力的方向;

2、学会用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3、知道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及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感受浮力、认识浮力;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亲身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在活动中学习物理规律的探究方法;

2、用常见的物体作为实验器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发现,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

3、在活动中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的科学精神,同时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称重法测浮力;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1、利用液体压强规律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2、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探究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

1、演示器材:

力传感器一只(-20N—20N0.01N)、数据采集器一只、500ml烧杯两只、食品保鲜袋、火柴、蜡烛、细线、50g钩码三只、铁架台、细线、大玻璃水槽、自制浮力的产生演示器、水桶、水勺、方木块、水、果汁一瓶、电教平台。

2、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四人一组)

大塑料杯三只、细线、50g钩码三只、一瓶水(600ml)、一小瓶食盐、筷子、铁架台、探究实验记录单(每人一张)、力传感器一只(-20N—20N0.01N)、数据采集器一只、笔记本电脑一台、220V交流电源

3、备用器材:气球、三角架、橡皮泥、酒精灯、温度计、形状相同重力不同的两只小瓶、250ml烧杯

4、自制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实验1:用力传感器测量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G,并记录;

实验2:用手轻托钩码,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实验3:将钩码放入烧杯中,慢慢向杯中注水直到钩码浸没,同时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并记下浸没后测力计的示数G/

教师:对比刚才的几次实验,水对钩码产生了一个向上托的力,即是浮力。

引入本节课课题---认识浮力。

一、什么是浮力

教师:是不是只有水才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呢?

实验4:将钩码浸入果汁中,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屏幕显示:浮力是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了一个向上托的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教师:我们能否计算出刚才实验中钩码所受浮力的大小呢?怎样测量浮力呢?

学生回答。

教师:物理学中把这种测量浮力的方法叫做“称重法”。

屏幕显示:………………………………【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