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 教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06 14:54:0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用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难点】密度难点:密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想想做做

  让学生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学生对称量的结果会认识到,体积大小一样,但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表明物质在这方面性质上的差异。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通过上面“想想做做” 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关系?

  推测: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两倍,质量是否也会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呢。也就是说,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

  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列出表格来,然后以体积为横坐标,以质量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从测量数据上看,会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小的结论。将测量数据图像化,会更直观地得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线性关系,即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将铝块换成铁块重做上述实验。

  分别计算每个铝块、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得出其比值是个定值。这种比值不变性反映的正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不同物质来说,其质量和体积的线性关系表现在过原点的不同直线上。换句话说,各种物质所对应的比值是不同的。

  讲解: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二)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教师指出:理解密度的概念时,要注意:(1)单位体积就是有一定大小的体积,如国际单位制中的“ 131分米31厘米3等。(2)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如将铁块锉成铁屑,铁的密度都不变。

  (三)密度的公式

  密度=质量/体积

  讲解: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