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讲功和功率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测试题
图6
A.x2=5x1 v2=3v1 B.x2=9x1 v2=5v1
C.x2=5x1 W2=8W1 D.v2=3v1 W2=9W1
解析:设t0时刻前后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则a2=2a1,所以v1=a1t0,v2=v1+a2t0
=3v1;x1=a1t02,x2=x1+v1t0+a2t02=5x1;W1=F0x1,W2=2F0(x2-x1)=8W1,
故选项A、C对,B、D错.
答案:AC
7.(2010·银川模拟)提高物体(例如汽车)运动速率的有效途径是增大发动机的功率和减小阻力因数(设阻力与物体运动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即Ff=kv2,k是阻力因数).当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0时,物体运动的最大速率为vm,如果要使物体运动的速率增大到2vm,则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 )
A.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2P0
B.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
C.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8P0
D.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
解析: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此时牵引力与阻力相等,由公式P0=Fvm=Ffvm=kvm2·vm=kvm3,若速率增大到2vm,则牵引力的功率的表达式为P=8k′vm3,则当阻力因数不变时,即k=k′时,则P′=8P0,A错C对;当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时,即P0=P′时,则k=8k′,k′=,D对B错.
答案:CD
8.(2010·佛山测试)如图7所示是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前进距离l,速度达到最大值vm,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那么 ( )
图7
A.这段时间内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
B.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Pt
C.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mvm2
D.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Fl+mvm2
解析:小车以恒定功率启动,则小车先做变加速运动,速度达到vm后再做匀速运动,A错误.当行驶时间t时,电动机所做的功为Pt,B正确.根据能量关系,电动机所做的功一部分克服摩擦阻力做功,另一部分转化为小车的动能,D正确C错误.答案:BD
9.如图8所示,一小球自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达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让小球由A至B到C的运动过程中 ( )
图8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C.小球由B到C加速度先减少后增大
D.小球由B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解析:对小球,从A运动到B,只受重力作用,加速运动,且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从B运动到C,受重力和弹力作用,先加速后减速,且均做功,机械能不守恒,动能先增后减,重力势能一直减少.对小球和弹簧组成系统,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故C、D正确.
答案:CD
10.(2010·苏北四市联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俄罗斯著名撑杆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以5.05 m的成绩第24次打破世界纪录.如图9所示为她在比赛中的几个画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9
A.运动员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
B.撑杆恢复形变时,弹性势能完全转化为运动负的机械能
C.运动员要成功跃过横杆,其重心必须高于横杆
D.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对杆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解析:运动员在最高点要有一个向前的速度,A错误;撑杆恢复形变时,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故B正确;运动员在成功跃过的过程中,一般使用背越式,重心可以在横杆的下方,C错误;运动员奔跑一段后,杆的一端触地,运动员开始上升,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先转化为杆的弹性势能和她本身的重力势能,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杆的弹性势能再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