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1年高三复习建议
夯实基础在于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如电场强度是为了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而引入的物理量,其定义式是E=F/q,但E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F、q均无关,点电荷电场的量度式E=kQ/r2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场强E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来。与E相关的量是电势U,然而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不一定为零。把公式变形为F=qE之后,可以用来计算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分析电场中的力学问题。又例如在讲机械能单元时,可以分析、比较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与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与功能原理相关性以及区别,机械能守恒的不同表述方法。基本概念复习做到不偏不废,系统、全面地组织复习,不能有漏洞和死角。越是认为简单容易的部分,越是不能忽视或去掉,只有搞清概念规律,才能正确运用。
合理确定复习训练的起点要求,一轮重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适当提高。其中基本方法、思路训练是重点之一。有的老师担心高考时出现难题,如果平时不做大量的难度,考试时会出现失误。其实,高考试题中易、中、难题的大致比例为3∶5∶2,个别试题稍难一些主要是为重点大学的重点科系选才用,对大多数同学能否考上大学没有影响。何况难题均是难在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题技巧等方面,绝不会出现超过考试说明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这一点一定要把握好。更何况还有二轮复习甚至三轮复习,二轮复习着重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拔高,三轮复习着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基础的回归。
(2)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养成。①科学素养,指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即常见的一些物理探索研究方法;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能力;③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指导是复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高考试题始终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高考的物理试题十分注重考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物理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建立和发现,包含了许多科学思维的应用和科学精神的体现,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这些方法要认真领会和掌握运用。物理的重点知识年年考,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必然不断翻新变化,可能今年考理解能力,明年考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同一知识点,不少考题明显带有陈题改造的痕迹。复习时不要老盯着新题,在题型的选择上不要浮躁和赶时髦,不要盲目地强调热点问题,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基本物理知识和基本物理规律上,新题型再怎么变都离不开基本知识点,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真正提高应变能力。
4.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探寻学生学的规律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可变因素,以学法定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复习效率的支点。
①复习课。以中等生水平组织教学,少讲、精讲、讲透。启发思维,点拨思路,传授方法,指导自学,讲其所需,注重迁移,前后街接,滚动推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以问题为中心,以试题为载体,坚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策略,遵循“提出问题——思维加工——纠正失误——解决问题”的学练途径。
②评讲课。评讲课要释其所疑,解其所难,内外交叉,纵横联系,诊“病”析因,指点迷津。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导为主,以点带面,画龙点睛。方法要灵活多样,如重点讲评、归类讲评、思路讲评、学生讲评。
(2)分层指导,因材施教。
不同学校、不同层次学生水平有差异,因此复习中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高考题中绝大多数都是中、低档题,对部分学困生,区分其高考成绩的好差,关键不在于难题的得分率而在于基础题和中档题的得分率。训练应控制在中等难度附近,通过基础题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解题习惯(注意正确、熟练和规范);用翻新题进行训练,以求学生真懂,克服思维定势;对学习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允许他们不做作业中20%偏难的题,保住80%的基础题和中档题;对成绩优秀的同学也不能轻视基础,要确保基础题不丢分。自学为主、适当点拔,引导他们较深层次地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学科体系,尤其要引导他们注重分析研究历年来高考压轴题的解法,并注意拓宽、挖掘和较深层次地思考,鼓励他们在每次大型考试中得高分;物理学科薄弱的不平衡的学生、边缘学生课外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3)注重训练的实效性,建立学生错题档案,重视错题过关。
①精心组织练习与检测。练习设计要科学、合理,减少随意性,杜绝盲目性,增强实效性。复习训练要让学生走出题海,每次练习、测试都要精选精编,定量限时,仿真模拟。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特别注意认真备好练习讲评课,认真统计练习错误(选择题统计到每一选项),对错误率高的题目,分析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按一定的思路归类讲评,做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功。讲评课是高三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讲评课对纠正错误、扬优补缺、巩固双基、规范解题、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有很重要的作用。
什么时候讲?我们常常是在发下试卷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确实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去讲。因为学生做错了的题目并不一定不会,很可能学生看后很快就能自己解决,有的甚至在刚交上试卷后就明白了错因。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就弄能明白的题目,我们就不讲。
讲什么?有些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其实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可自行解决,如果讲评时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觉得是浪费时间。因此,我们常常是根据课前调查精心备课,将课上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问题上来。根据学生测试情况,讲解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出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节”所在,透彻分析,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因此我们备课前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对做错的题是怎么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这类问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才会击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