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考查抓住重点 作文备考充分准备 高中语文教师谈高考冲刺阶段如何复习语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2-18 10:28:06

距离高考只剩下40多天了,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如何使最后阶段的语文复习落到实处,从而在09年的高考中取得满意成绩?在采访中,恩施高中韩伟、谭文蛟老师认为,考生应落实基础,抓住重点,在规范答题方面多下工夫。

基础考查应抓住重点

记者:在语文基础考查方面,在复习中应该如何查漏补缺呢?另外,在考查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默写方面,应该如何复习应对呢?因为同学们不可能做到对所有名篇完整背诵,特别是较长篇幅的诗文。

韩伟:从高考试卷构成看,语文基础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前五题,复习时注意参照平时做题时自己容易丢分的项目,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我们建议:记忆性试题应从实践上入手,如字音、字形和熟语(主要是成语)题,可找出自己平常的测试卷,针对其中经常出错的字音、字形加强记忆,而易错的熟语则抓住其含义和感情色彩理解记忆。而像病句、标点符号这类的考查能力的试题,则应重新复习备考资料中的知识点,针对易错之处,研究相应的病句类型,掌握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以培养语感,找出规律,正确答题。另一部分是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默写。虽然此题只有6分,但它却是高考中唯一的送分题,必须获得全分。我们建议:名句名篇必须严格根据大纲要求逐篇(首)准确记诵、默写;文学常识在逐册归纳记诵的基础上,再突出重点,准确重点记诵、默写高中1—6册所涉及到的著名作家作品,其重点内容是文学作品和文论的篇名、相关作者、朝代(中国)和国别(外国)。

特别注意,名篇中,湖北卷已经考查过的短诗可以少略一些,但长篇诗文无论是否考查过都不能忽视。如湖北卷曾3次考查了苏轼的《赤壁赋》,两次考查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些较长篇幅的诗文,如不能完整背诵,至少要准确记忆出其中的名句。而外国作家名或翻译作品名的书写,一定要与课文的译名完全一致。

阅读试题答题要规范

记者:一般来说,高考阅读试题的分值较大,也是拉开分数的关键,这方面应该如何来复习呢?也就是说,对高考阅读的考查有没有一个可供选择的范围,应该选择哪些篇目作为重点复习,考生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准备呢?

韩伟:高考阅读试题的考查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准备,巧用方法,规范答题。我们建议:科技或社科类读物要有意识训练比较阅读法,即比较原文和选项,看是否准确全面;比较题干和选项,看是否答非所问;比较前提和结论,看是否科学合理。文言文阅读训练可以先根据第11、12题反推全文大致内容,再通读全文,结合课本上的文言文知识比较解答相应的试题,并特别注意文言文翻译中“信”“达”的要求,突出重点字词的落实,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句式,而词类活用一定要翻译得准确到位。诗歌鉴赏题突出景、物、情、志之间的关系,这是读懂的基础;再结合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加以解说。文学作品要注重阅读四大原则:首先要建立整体阅读意识,紧扣主旨和感情全面把握材料;其次阅读题干要细致全面,学会分解回答题目所问的问题,以防遗漏和答偏;第三注意联系原文,把握关键性词句采点得分;第四回答时重在简明合理,平时做题时,要注意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差距,不断矫正以获取合理的分数。

湖北卷重视《语文读本》的考查,如2005年考查的诗歌阅读《长生殿》和2007年文学作品阅读《日月行色》均来自读本,我们建议:关注《读本》中难度适中且篇幅合适的诗歌、文言文和文学作品,对其中的较为简短的诗歌内容和手法加以讲解,对文言文进行讲解,阅读长度适宜的文学作品。小阅读一要关注近年来科技和社科内容,如地震、缶、登月科技和三聚氰胺等,以及玉文化、奥运缶、山寨文化和净化网络等;二是湖北卷也注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科技文和社科文,可以适当阅读。而文学作品则应以散文、小小说阅读为重点。同时特别关注与本省文化热点和地域特色有关的作家作品。

作文训练贵在准备

记者:高考作文历来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甚至也是媒体关注的热点。考前对高考作文的训练也是语文复习的一个重点,那么,作文备考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考前在作文素材上有没有一个准备的方向?

谭文蛟:近两年来湖北卷的作文都是材料加命题的形式,以近两年来湖北卷的作文都是材料加命题的形式,注重传统文化和青少年的个人修养。训练作文,重在准备作文方向、作文素材和训练作文基本模式。备考中可以根据社会热点和教育引导学生看待社会、自我修养、完善自我等的实际需要,有意识地寻找作文写作的方向,我们建议: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话题和写作具体材料,以便在高考中占据主动,不打乱战。如09年高考作文备考方向可以有肩负责任、心存感激、发挥特长、充满信心、净化风气等方面。再根据准备的方向积累一定的作文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来自课文和读本,或平时看书读报的积累等。应特别关注现实中鲜活的典型,如“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等。但是对古代的经典对象(如勾践、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应减少使用量。我们建议:加强对同一材料不同侧面的表达和分析训练,即根据文章中心选择好相应的角度对材料加以表述和分析,以使叙述合理,分析深入,达到用好材料的目的。

另外,根据考试中作文评卷的实际情况,我们还应注意训练的作文的基本模式,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安排中间部分的结构,以及如何突出自己的观点主旨,或如何运用分论点和确定角度等。我们建议: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写作实际,选择自己擅长的一至两种文体仔细揣摩,如议论文突出论证的层次和合理性,散文注重描写细腻生动,以写出符合考试要求、积极健康的合格作文来。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