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1年高三复习建议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2-18 10:24:15

怎么讲?教师讲评应突出重点,重在指导,而不是重复、重演一遍。讲评中不能就题论题,注意适当拓展。采用“多题归一”的训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解各类问题的一般思路;采用“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使学生克服静止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不受思维定势影响,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②建立学生错题档案。讲后怎么办?讲评后,让学生更正试卷,并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和说明,或者是教师及时根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适时进行二次练习。对学生每一次作业都在认真批阅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并建立档案,这样做既为练习讲评作了准备,也为高考后期复习阶段错题再练提供了依据。

学生也应建立错题档案,每人都有错题备忘录,对每次做错的题要求认真订正并查找原因,是属于知识漏洞还是审题、分析、运算等能力缺陷,根据错误的根源进行查漏补缺。

③辅导要讲练结合,注重基础训练。对学生的辅导要坚持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着重抓好边缘生群体。辅导教案要有效实用,练习要全批全改,注意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可从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析入手,找到物理学科薄弱的原因。为边缘生“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确定切实可行的辅导措施,切实提高边缘生的成绩。

5.狠抓落实,减负增效。

   复习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总复习计划和目标,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学习内容分层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的环节加强思考,多做努力,实现课堂增效,才能使学生减负。

(1)练习到位,及时反馈。

 要认真选编练习题和测试题,坚持讲练结合,使每一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落实到位。练习要有一定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精心选编的练习题学生能否按时完成至关重要,他直接影响着复习的目标能否实现,而教师的精力有限,为使每节课的练习落实到位,教师可采用抽查和学生互查的方式检查练习的完成情况,一旦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理解模糊的问题,教师可对症下药,及时补救。课堂教学结果的检查与反馈不是做几道题来检验知识的积累记忆,而是反馈“方法”的掌握、思想的理解和过程的体验,着重对学习方法、科学方法、思维方法、创新体验的监控和自检。

(2)立足课内,精讲精练。

课堂上老师不停地说、写,教学密度大,学生难以接受,只能靠教师课后补,而课外作业过多,挤占了学生有限的课外时间,结果是事倍功半,即使出了点“成绩”,也是以牺牲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因此,教学中应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反对“只讲不练”、“不讲只练”和“多讲多练”,做到“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讲:第一轮复习时,基本知识要一步到位,课堂复习的重点要放在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从复习基本的简单内容开始抓能力的培养,复习过程中要及时分析、整理和讲清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轮复习时重点讲物理思维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在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讲一些物理思维方法如两分法、极限法、等效法、归纳法等,同时要强调注意规范性(如原公式、分步列式、分步运算等),并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应变能力。

练:以课内定时练习为主,课外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消化、巩固。第一轮复习时选编灵活、综合度小的中、低档选择题和计算题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第二轮复习时,训练的题目要严格筛选,数量要严格控制,加强针对性,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独立地解完整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帮助学生从做题中悟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题目的难度、梯度应靠拢《高考说明》的要求,试题设计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近年来高考试题中一直坚持“用生题考能力”的命题思路,这些题需要学生认真审题,调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综合才能正确解答。如果没有对物理学实质的深刻理解,不能理解试题给出的物理情境所对应的物理过程,是不可能做到正确解答的。教学中更加注重以具体的物理问题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会通过题设的物理情境来理解物理过程,强化物理学方法的感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