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2-29 18:49:35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英国宪章运动的名称和《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得出有效信息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激发学生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

【重点内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难点内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方法】

点拔法、归纳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际歌》

2、知识准备: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3、由此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诞生的?

二、新授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飞速发展,两极分化严重。

2、阶级基础: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见信息收集卡)

3、思想来源(见信息收集卡)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及人类创造的其他优秀文化成果。

4、革命实践(见信息收集卡)

马克思、恩格斯的大事年表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见信息收集卡)

三、总结

1、完成信息收集卡

2、课堂延伸:

(1)有关马克思、恩格斯故事的启示

(2)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实践

(龟山中心学校  陈晓辉 )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