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解放战争学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22 16:33:29

【课程标准】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知识梳理】

一、挺进大别山: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二、三大战役:

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时间地点:1949年春(3月)、河北西柏坡。

3、内容: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要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4942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随堂练习

1、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中央驻地有着“上海一瑞金—延安一西柏坡一北平’的变化,它也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C.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丁变化

D.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

2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3、“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来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

4、为迎接建国60周年国庆,某摄制组要拍摄中共中央所在地的纪录片,他们在农村的最

后一站应选在

    A.井冈山         B.西柏坡           C.瑞金            D.延安

5、从下面图片中你能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是: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三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

C.国民党政权覆灭         

  D.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6、促使中国共产党作出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决策

的关键因素是

A.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B.战略决战取得胜利

C.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D.新中国即将成立

71947723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A.进行战略反攻  B.进行辽沈战役       C.进行淮海战役      D.进行平津战役

8、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江汉战术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扬立马薄燕台。诗中反映的是(   

A.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解放军粉碎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解放军开展战略反攻      D.解放军开始进行战略决战

92006427,连战一行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后,拜访了总统府当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对于南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12年,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1949年,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C.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与清政府对峙

D.1912年,袁世凯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很多仍需我们弘扬的时代精神。下列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五四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长征精神”④“西柏坡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④③

1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挺进大西南  D. 挥师大西北

12、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出现于1949年的高频率语汇是 

A.内战、谈判、南京、革命、解放      B.重庆、侵略、民主政权、盟国、边区

C.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封建      D.鞑虏、民族、共和、专制、自由

13、毛泽东创造性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系统论述是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因为            

A.民族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新生产力的代表

B.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体现了近代历史发展的要求

C.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中国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独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15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71,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安放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29,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