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doc
【学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学习难点】
空想社会主义和巴黎公社性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1)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1825年经济危机——社会条件
(2)英法德工人运动——阶级条件
【学习探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它们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什么关系?
1)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社会经济还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工人斗争的需要。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阶级基础。
(3)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条件
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问题探究】《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实现目标的手段——暴力革命,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所以说《共产党宣言》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理论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革命实践:共产主义者同盟
【问题探究】我们应该从马克思、恩格斯身上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
分析:从国际主义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等方面去谈。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
二.巴黎公社
1.导火线: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第二帝国被推翻,第三共和国成立
2.革命开始:
3.措施:
(1)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
(2)政治:废除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
4.历史意义:
(1)地位: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作用: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5.影响: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重难点导析】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发展起来。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社会主义以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变现实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5)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苏联模式的,各国也纷纷效仿。但由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与各国国情的不符,其他国家力图通过改革突破这一模式,主要出现了南斯拉夫、中国两种模式。实践证明苏联模式、南斯拉夫模式是失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例1】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解析】本题选D。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归纳概括、知识迁移及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19世纪中期,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加紧进行,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社会政治思潮兴起,其中主要的思潮是反映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反映工业无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潮。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然后进一步联想其最早兴起的国家,从而作出正确判断。
【例2】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基本原因是( )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解析】正确答案为C。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希望用建立公社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而在19世纪20年代世界历史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欧文的设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因而注定要失败,其他三项都是“公社”超越历史发展的表现。它表明当时生产力还远未发展到可以“按需分配”的程度,故“公社”不可能持久。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