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学案1 2013届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学案.doc
[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____________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____________和兄终弟及。
(2)夏商的政治特点:王权具有________色彩。
3夏商的行政制度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______。
2内容
①分封方法: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②义务、权利:诸侯必须服从 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 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 可以对 实行再分封。
(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开发了 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 。④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4)瓦解: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微,________遭到破坏,大国兼并小国,周王室完全失去至尊权威。
3.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______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__________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________________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________。
(4)内容①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②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 大宗。③ 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______地位,有利于__________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背景: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①春秋时期:宗法制、 遭到破坏,各诸侯国为了控 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②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纷纷改称“ ”,他们开始进 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 来统一天下。
(2)秦朝统一:秦国经过__________后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____年实现了统一。
2.形成
(1)中央政治制度
①皇帝制度:秦王嬴政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称 “始皇帝”, 至上,皇位世袭。②中央官制:设 、御史大夫、 ,丞相之下设 诸卿。
(2)地方政治制度①郡:中央以下最高一级 行政机构,行政长官为 。②县:郡的下一级行政机构,行政长官称 或 。
(3)加强中央
集权措施①法律:秦始皇颁布 。②经济:统一 、货币和车轨。③文化:统一 ,以 思想为统治思想。④工程:修建驰道、开通灵渠、修筑 。
3.影响
(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疆域的初步奠定、中华民族的形成。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消极影响:专制权威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战争,秦朝短命而亡。
【问题思考】
读一读 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议一议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什么?
想一想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导致周“八百载,最长久”的制度有哪些?
辨一辨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议一议 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两个“制”分别指什么?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考点一 分封制和宗法制
1.西周分封的主体是什么?以什么为基础?分封制分的是什么?封的是什么?受分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根据图一、二、三,概括归纳西周分封制特点。
图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图二 分封方法示意图 图三 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
(1)从分封的对象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分封的分布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分封的过程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回答,你认为分封制有什么缺陷?它对西周政权起到了什么作用?后世的统治者可以仿效西周的分封来治国吗?
4.读图四,大宗和小宗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
图四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5.(追踪社会热点)宗法制从历史作用来看,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从现实影响来看,它对当今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成为当前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立意点。
参考图五、六并和同学讨论后回答:宗法制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