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1) 福建省鹤峰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doc
l 史论共享
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清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破天荒地提出了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3、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中国摆脱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l 考点梳理
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1)列强入侵,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3)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 。
2、过程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1851年永安封王(初建政权)——185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军事全盛时期(1853年到1856年进行北伐、西征、东征)——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治国方案)——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标志)。
3、《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1853年颁布以解决 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 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
4、《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 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上战争环境,并未实施。
5、失败和功绩
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失败原因:
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2)启示:
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