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备战中考历史冲刺第七单元(含答案).doc
考点聚焦
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农耕文明繁盛,但无法与欧洲近代工业文明相抗衡,中国开始出现危机,并逐渐落在了世界潮流的后面。
1.明清时期专制统治的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
2.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管辖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具有现实意义。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应了解其史实,认识其意义。
4.闭关锁国不仅表现在贸易上,还表现在心理上。闭关锁国的严重后果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不对世界开放,就会被世界潮流所抛弃。
知识框架
基础、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明朝皇权高度膨胀表现的是( )。
A.废除宰相制度B.设立特务机构
C.设立廷杖制度 D.中央设立军机处
2.下列对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状况,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B.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试者不能自由发挥
D.应试者答题必须作“八股文”
3.导致明清时期出现“万马齐喑”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A.八股取士
B.厂卫特务机构的建立
C.文字狱
D.军机处的设立
4.戚继光主要在下列哪些省份进行抗倭斗争?( )
A.江苏、山东、浙江
B.江苏、浙江、福建
C.福建、山东、广东
D.浙江、福建、广东
5.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台湾被哪国殖民者占领着?( )
A.荷兰 B.英国
C.日本 D.葡萄牙
6.两次派兵在雅克萨打败俄军的清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7.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8.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
A.苏门答腊岛
B.波斯湾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9.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征服了印度半岛
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D.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0.下列关于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断绝一切对外交往
B.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C.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D.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