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备战中考历史冲刺第十二单元(含答案).doc
本单元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历史。解放战争胜利的标志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灭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重庆谈判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谈判桌上的一次较量。命题时多以时事为切入点来考查。
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进攻。
3.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要综合复习,该知识点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知识框架
基础、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
1.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中外民族矛盾 B.国内民族矛盾
C.国内阶级矛盾 D.国共两党矛盾
2.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需要和平
B.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C.中共力量强大
D.国内舆论的压力
3.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
A.尽力争取和平
B.揭露假和平的阴谋
C.团结教育人民
D.显示共产党的和平诚意
4.重庆谈判中,蒋介石始终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其根本目的是( )。
A.不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
B.为发动内战作准备
C.降低中共的威信和地位
D.为了实现独裁统治
5.人民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重庆谈判开始
C.重庆谈判结束
D.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6.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是指( )。
A.抗战胜利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7.在一幅军事地图前,一些解放军将领正在研究作战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徐州、碾庄、双堆集等地,集结了大量军队。这预示着哪场战役即将开始?(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这一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下图中南京总统府蒋介石办公桌上的台历定格在了“中华民国卅八年4月23日星期六农历己丑年三月”。这与下列哪个事件有关?(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