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2009年复习应考“秘笈”之二 ——主题单元板块推进复习法示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网  来源:教育文稿网  发布时间:2009-04-24 18:45:14
强调指出: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我们将在这条康庄大道上继续前进!
启示篇
通过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探索的过程及成就,你得到哪些启示?
第一步:教师先举例引导(结论的得出,要有一定的史实做支撑,不能空谈道理,也就是要注意史论结合)
如:从中国建设之路探索的曲折过程,再结合东欧各国及苏联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巨的、复杂的、曲折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步:然后由学生结合不同时期的探索,说出自己的认识和启示。教师适时地引导。
1、认识到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58年大跃进,强调快,改革开放强调又好又快,要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纠正片面、不平衡、枯竭资源破坏环境做法
2、马列主义理论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要学习外国长处50年代学习借鉴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做法),但不能照搬外国经验。要依据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一系列决策措施)。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艰辛(图示所证),我们要继承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针对“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
5、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针对“文革”批斗,人身基本权利丧失)
6、通过对建设之路探索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党,又是一个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改正错误的党。(从对文革的定性,对文革中冤假错案的平凡昭雪等得出
 
反思:
1、复习课内容多,要达到的目标多,且基本上都在课标要求之内,比如本课的三个版块,每个版块中都包括太多课标要求的内容,那么,这样的专题复习课的教学重点如何确定呢?重点太多的问题如何解决?
2、本节课容量大,一节课完成有些紧,如果非要在一节课内完成,哪个环节可以瘦身?
如何设计高效、实用的专题复习课,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为了引起大家广泛的讨论,借此案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大家更深入更有效的探讨成果!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s:

作者: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