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河南中招历史试题第22题简析
三年来河南中招历史试题第22题简析 灵宝四中 王波军
(一)试题重温
2006年
2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6分)
(1)是队员之一,请你选择长征中的一个地点,确定一个主题,讲述在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影响。(4分)
(2) 你感受到的红军长征精神有那些?(2分)
答案
(1)例如:地点:遵义;(1分)确定主题:生死攸关转折点;(其他意思对也可)(1分)发生的事件:遵义会议;(1分)事件影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 )(说明:只要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均可,主题确定应与事件及其影响相一致)
(2)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与群众共患难等精神(写出任意两条即可得2分)
2007年
22、(5分)阅读下面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永远的历史警示(死难同胞300000人图)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
(1)上述材料所呈现的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请把它们选出,并按材料序号写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名称。(3分)
(2)请选取其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他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2分)
答案
(1)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1分)
材料二:中华民国的成立(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1分)
材料四:国民党政权垮台(蒋家王朝的覆灭、国民政府的统治在大陆的垮台)。(1分 )
(2)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国民党政权的垮台,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中国22年的统治,中国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代。(说明: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得2分,多答不给分)
2008年
22(4分)。这是一位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影响重大的人物(如右图)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请你为他写一篇简介(要求,简介要突出人物的主要功绩,篇幅在150字左右)
答案
提示:周恩来主要事迹有: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领导南昌起义;参加长征和遵义会议;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参加重庆谈判;建国后任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等
评分说明:写出周恩来主要事迹四例且史实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即可得四分。多写不加分。如果出现与提示不同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也可酌情给分。如字数严重不足或超出,酌情扣1—2分
(二)试题特点
2006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红军长征
2007年:一个重要的历史名城——南京
2008年: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周恩来
1、关于长征
长征是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题眼很多,但最重要的出题点仍是遵义会议、长征胜利和长征精神。本题正是围绕这几个点出题的。尽管第一问具有选择性,但地点、主题、重大事件、影响四个因素决定了学生选择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是明智的。这里的失分点是“主题”,很不好理解和把握,我以为“主题”就是灵魂,多个事件的主题就是它们的内在相似点的高度概括,包括内容或影响。单个事件的主题也应该是对其内容或影响的概述。
2、关于南京
南京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城市,中国近代重大变故几乎都与该城市有关,本试题进行了具有代表性的呈现。地点是历史的舞台,以地点为载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题即如此。这里的难点有二:一个是对于“改变历史走向”的理解,这类事件应是改变社会性质或发展方向的,除此题外,又如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另一个是对中华民国纪年的掌握或计算。
3、关于周恩来
20世纪周恩来是最活跃的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是新民主革命和建国初期很多重大事件亲历者见证人,以他为核心出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同时评价历史人物也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这种人物很受中招出题的青睐。本题字面上降低了要求,未明确提出史论结合。但对人物事迹,如果有作用的简述,才能有骨有肉。
(三)试题相似点
1、周年纪念
2006年是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2007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2008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
2、最重要的
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地点、人物。
(四)试题启示
1、从周年角度看
“ 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周年纪念相关内容应该关注。
2从重要性看
地点方面:近现代史上除南京外,引人注目的就是北京、上海了,或与国家统一问题相关的台湾、香港、西藏、新疆等。
人物方面: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近年都是以综合形式出现的,本年以单个形式出现也有可能。
重要事件:太多了,应抓大放小。内容宜粗不宜细,理解宜清不宜混。这也是我们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力求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