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一二三四”
中考历史复习“一二三四”
黄九明 四川省筠连县第三中学 邮编 645251
摘要:本文针对宜宾市中考历史学科实行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新的考试形式,着重从四个方面,即明确一个范围,掌握两个原则,熟练三个阶段,善解四种题型,来应对这种新的考试形式,体现新课改教学理念。
关键词:一个范围;两个原则;三个阶段;四种题型。
中考历史复习,是对初中生三年所学知识的总结性复习,它是初三学生能否在中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的关键。同时,中考复习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掌握一定的原则,辅以适当的方法。从2005年起,宜宾市中考历史科打破了传统的单纯的闭卷考试的形式,实行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这意味着中考改革已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体现了中考正逐渐把新课改理念融入其中。而且宜宾市近三年的中考历史考题坚持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稳中求变,立足考察学生全面素质,同时强调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复习。但怎样才能在最后的复习教学中,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所学的大部分内容有全面、清晰的理解、掌握,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呢?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中考历史复习工作:即要明确一个范围、掌握两个原则、熟“练”三个阶段、善解四种题型。
1 明确一个范围—考试范围。
这几年来,宜宾市在中考考前都会制定一个考试说明,这个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和中考复习的指导性文件,是一个考试大纲,一个考试范围,是中考复习的方向。这个考试说明一般包括命题原则、主要题型及占分比例、答卷方式、考试时间和考试范围等五个组成部分。中考复习前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认真研究。既要注意当年中考的命题原则、主要题型和考试范围,同时也要注意命题原则、主要题型和考试范围与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并思考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还有要看当年的考试范围有哪几条重要的历史线索贯穿其中;最后还要看当年的考试范围有哪些知识与社会热点有联系,怎样把它们结合起来。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究,找准复习的方向,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做无用功,减轻负担,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2 掌握两个原则——抓纲务本,顶天立地。
“抓纲务本” 、“顶天立地”既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两大原则,也是我们中考复习应注意掌握的两大原则。“抓纲务本”就是说考前复习要以教材为根本,紧扣考试大纲进行。“顶天立地”的“顶天”是指各种理论的运用,“立地”就是指落实到教材。“顶天立地”就是要以教材为依托,运用各种理论观点(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中外史观等)去解答历史发展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 熟“练”三个阶段
3.1 第一阶段: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突出重点,夯实基础知识。 由于近几年的中考初中毕业会考和升学考试合二为一,所以每年的中考考试说明都明确规定,中考试题的难易比例为1:3:6,即较难题占10%,中等难题占30%,容易的基础题占60%。这说明中考首先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其次才是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因此,不管中考模式怎么变,归根到底都必须抓实抓细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谈得上知识的理解运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史实、最基本的概念,按照章节过关、单元过关、讲练结合的方法,讲清每一单元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关键史实、重要概念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学生具备了较扎实的“双基”,才能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过五关斩六将。[引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10期中李成辅的《从考试说明看中考》,第35页,
任鹏杰主编,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 这一个阶段,重点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最好的办法是要学生准备两张A4纸,设计两个表格(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各一个),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以内的各课的知识点提纲挈领地列在这张表格上。表格的基本格式如下:
课题名称 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 联系热点
在这第一阶段的复习中,只要求学生完成表格中“课题名称”后的“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纵向联系”,而“横向联系”在复习的第二阶段完成,“联系热点”在复习的第三阶段完成。
例如:在复习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学生完成表格如下:
课题名称 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 联系热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经过、结果、意义、领导阶级、政权组织形式、指导思想、开始结束的时间和标志、颁布的法律文件的名称、目的、时间、机构、作用 与新航路的开辟、英国殖民扩张、经济发展、英国工业革命联系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经过、结果、意义、领导阶级、政权组织形式、指导思想、开始结束的时间和标志、颁布的法律文件的名称、目的、时间、机构、作用、拿破仑的战争及影响 与英国革命、美国革命、启蒙运动、法国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联系
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经过、结果、意义、领导阶级、政权组织形式、指导思想、开始结束的时间和标志、颁布的法律文件的名称、目的、时间、机构、作用 与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及美国内战联系
通过“知识表格”将教材高度概括,形成整体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这样就把各个基础知识放到整个历史的大环境中去掌握,有利于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同时,这个知识表格要求学生随身携带,有空就拿出来看看。这样既能提高复习的主动性,也能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我在教筠连三中2005级3、4、5、6班时,我曾就此做过实验。当时这四个班中,3、4班是经过筛选的“尖子班”,5、6班是两个普通班。我就拿3班和5班做实验,引导这两个班的通过设计表格进行复习,而对另两个班的学生不作这方面的要求。结果,第一阶段复习后学校组织的“一诊”考试,设计表格进行复习的3、5班的“一诊”考试成绩明显高于4、6班。这说明设计表格进行复习有助于提高复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时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牢,复习效率更高。 3.2 第二阶段:注重基础知识专题化、综合化复习,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在第一阶段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由薄变厚,掌握了大量信息,形成了知识的纵向联系,但学生一时难以消化、吸收。为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迫切需要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化、专题化整理,实现知识与知识的横向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实现知识的由厚变薄。 为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专题化,专题复习可以第一阶段基础知识的纵向联系为基础,加强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相互提问等形式,指导学生完成“知识表格”中的“横向联系”部分,从而实现基础知识专题化、综合化,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