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21 16:32:08

考点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考点聚焦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考点详解

 
(一)历史性的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历史》第四册P133

1.历史条件:“四人帮”被粉碎,党中央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国内开始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
2.时间、地点:197812月,北京

3.主要内容:①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战线②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③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④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 4.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二)改革开放  (《中国历史》第四册P133P136

1.对内改革:
1)目的: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2)内容: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在城市,进一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3)作用:提高了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业、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2.对外开放
1)目的: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措施: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成立海南省,开发上海浦东等。形成由沿海到内地和边疆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3)成效:外国企业家纷纷来华投资办厂,吸引了大量国外资金。

 
(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中国历史》第四册P136P138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社会主义建设成果辉煌,举世瞩目。
1)农业方面:实现稳产增产,粮食、棉花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基本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2)工业方面:新建成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湖北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矿企业。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钢、煤、原油等产量进入世界前列。
(3)人民生活:人民生活得到全面改善,开始进入小康社会。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