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难点突破复习1
想一想必攻的地理难点
有关气候判断的难点突破
方法平台
1.全球主要有13种气候类型,内容显得多而杂,且抽象难懂,使之成为地理知识的难点之一。因此,首先要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有序化。
主要内容仅四块: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2.牢固掌握依据气候特点、分布地区判断气候的基本方法,再迁移运用到新情境图文资料中。
必攻难点
气候特征的比较和描述
关于任何气候的描述或比较,主要关键点抓住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
在进行两种气候数值的比较时,得分点主要在以上这六个方面。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时,尤其要抓住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的特征。而关于气候特征的描述,往往针对特殊区域还要抓住另外一些气候要素:还有光照(太阳辐射)、风、云等。如在描述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时,抓住“高寒”这个关键词,具体描述为: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如在描述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时,抓住的三个核心词是:严寒、干燥、烈风。
特别提醒:
天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和辐射的变化,而构成各地气候差异的基本盾矛是水、热等的差异,即冷与热、干与湿等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矛盾,因而一般把气温、降水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作为划分气候类型的依据。无论给的资料是文字材料、表格资料,还是曲线、柱状图,都要具体分析出相关月份的气温值、气温年变化,年降水量及年降水变化。而判定气候类型的关键点是8个字“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主要根据气温特征判断是热带、亚热带、温带还是寒带的气候,再根据降水特征判定具体是哪种气候类型。
具体步骤是:
(1)以“温”定带。根据气温特点,特别是最冷月平均气温值的大小,首先判断出该地气候类型属何种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在看气温时,还要注意该气候类型所在地是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若月平均气温最高月是7月份,则为北半球;若月平均气温最高月是1月份,则为南半球)。
(2)以“水”定型。根据降水季节分配特征,确定降水分配类型(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均匀型等)。………………………………【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