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单元学习指导 2011年高考复习专题
知识结构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城市地理学中的部分基础内容。核心在于城市的空间分布,包括二个方面内容:
● 微观-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城市空间结构
● 宏观-城市在区域中的分布-城市体系
在此基础上关注城市的演变——城市化
可以从以下三个认识角度组合知识:
● 景观描述——如城市空间结构的分类描述
● 发生成因
● 功能意义
章总知识结构
在高中必修一第四章中我们已经部分学习了影响城市选址的区位因素(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本单元由宏观进入微观,重点在一个城市内部的形态,特别是城市中各地域的功能分区(如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我们要重点掌握各功能分区分布的一般规律、成因以及如何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城市规划)。并从宏观上研究城市形成过程——城市化。最后,从更高的文化层次研究城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学习本章特别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高中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所有知识要求都不是记忆,而是“说明”、“举例说明”、“解释”等。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和练习中所举的实例,在实际应用中理解理论。我们在重点、难点分析栏目中对知识的分析也尽可能多举实例,以扩大同学的眼界,请注意阅读。如果可能,结合自己所在(或附近)的城市来验证书上的理论。
重点、难点、误点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功能分区
2.城市的空间结构的成因
(1)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成因解释
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活动需要占有或者利用一定的城市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例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2)各种功能区之间以什么为界?
各种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例如住宅区里常常混有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的比率比较低而已。
(3)怎样理解地租曲线?本节重点、难点
土地是工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作为劳动的对象或投入要素都研究的是土地的自然特性,如:土壤、肥力、地质基础、植被……这时的土地自身的特性都表现在它的自然特性上;在本节课中主要将土地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因子,其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土地自身的特性更多地表现在它所处的经济区位,这里土地的利用形式更取决于它所处的经济区位,地租则客观地反映了土地的区位特点。
一般讲,城市内部的地租水平如上图(或教材第27页图2-1-10),它反映了土地的经济属性。不同的利用方式对地租的支付能力是不同的,此图实际上是各种不同的利用方式曲线图重叠的结果,我们可以将该图每条直线分开看。
市中心地租水平虽高,但商业付租能力也强,而远离市中心商业利润下降。所以商业集中分布在市中心接近更大消费群,交通便捷的地方,形成中心商务区。
住宅用地付租能力中等。综合分析,工业用地付租能力最低,趋向分布在市区边缘。
注1:早期工业既要地租节省,又要方便职工上下班,所以市中心和市边缘都有分布,付租能力中等。过去的模式图中多把工业区画在中间位置,如下图。
注2:住宅用地付租能力中等,实际问题很复杂,高级住宅有分布在市区边缘,市边缘可享受好环境,住别墅。但位于市中心也可能有高级住宅,要支付高额地租。另外在郊区化明显的发达国家,由于富人迁往郊区,市中心边缘的住宅变得破落,成为贫民窟。
3.什么是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具有各种功能及其相应的物质外貌的功能分区,又称城市内部结构,是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研究课题之一。中图版教材称为“城市的空间结构”。
在城市居住的人,总是到工厂、机关或企业去上班,至商业集中地点去购物,晚上回至其住宅区的家。这至少可以看出城市总是按功能划分出不同的区域。这些功能区的划分不是杂乱无章的,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其内部在职能上、外貌上都有地域差别,并形成城市小区。就是一个小城市内部,也有几条商店街、行政中心(政府、邮局、税务局等集中地)。大城市内部地域分化更加复杂,有城市中心地带、副城市中心地带、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地域分化就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同等性质的地区结合在一起,异质性地区分化开来,形成不同的城市内部功能小区。城市地域结构,即这些职能小区按什么样的形式分布或布局,我国建筑系统称之为“城市结构”。
区分: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地域形态(较高要求,不用记忆)
城市地域形态是指城市的外部形态,分组团式、集中式等,不涉及功能分区。
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即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分布形式)。
4.商业区与中心商务区
(1)商业区
又叫商业地域,是组成城市地域的基本街区,城市中以商业为主要职能的地域。有时又可分为批发商业区、零售商业区(商店街)。商业区通常都集中于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的中心地区。有些城市扩大,往往在城郊也形成巨大的商业区。一个大城市往往拥有几个规模巨大的商业区,如北京的王府井、前门、西单、东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