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和降水》学案(2)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单元第2课《气温和降水》学案
编制:王国栋     审核:尹德才     审批:刘海涛
【使用说明】
1、提前预习本课,完成课前预习。
2、通过课前预习,尝试习题练习,检测自己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学习重点】
1、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2、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和世界降水的分布。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气温的含义和气温差异产生的影响
1、气温是指 ,常用 。
2、 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学习任务二: 理解等温线定义,并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规律
1、等温线就是 。
2、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4-6,试着总结规律:
(1)总的来看, 。
(2)  观察北半球
(3)根据北半球20℃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处出现弯曲,总结 。
3、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月是 ,最低月 ;南半球则反之。
4、北半球海洋气温最高月是 ,最低月 ;南半球则反之。
5、海陆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任务三:掌握降雨的条件,降雨的类型
1、一般认为,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 ;
。
2、空气上升运动时,温度会下降。
对流雨: 。
地形雨: 。
锋面雨: 。
3、降水的分布:(1)_____附近降水多,(原因:____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少(原因:_______________。)
(2)回归线穿过地区大陆___岸降水多,大陆__岸降水少。
(3)中纬度地区,_______地区降水多,______地 区降水少。(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地的迎风坡降水___,背风坡降水___。
4、世界的雨极是亚洲的_______,形成雨极的原因是:______。
二、合作共建
1、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前后。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___气温最高,____最低;海洋上___气温最高,____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