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认识跨省区域 走向世界的中国 复习资料
第十六章 认识跨省区域 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基础知识(知识的梳理与整合)
黄土高原 |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
“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
|
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
|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
|
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 |
|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 |
|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 |
|
长江沿江地带 |
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棉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 |
沿江地带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
|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逞,以及本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本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H”形的经济格局 |
|
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 |
|
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
|
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分布密度有很大差异。中下游地区城镇分布密集,上游地区沿江城市较少,城市密度相对较低。 |
|
长江沿江地带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 |
|
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
|
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 |
|
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破坏及其危害 |
|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 |
|
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酸雨污染状况 |
|
走向世界的中国 |
二、考点解读
1.考点归纳、分析
⑴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了解其地形类型并且能够准确地在在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⑵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特点;………………………………【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