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学案—气温 高三地理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6-30 07:32:14

气温

专题学案

一 基本点

(一)气温高低

1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

②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和保温作用的强弱

③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势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

④人类活动(局部地区)——影响大气和下垫面性质(如水库蓄水、地表植被破坏等)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1 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

2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晴天>阴天。

3 年变化(北半球):

   地面性质  太阳辐射最强月  气温最高月    太阳辐射最弱月   气温最低月     年较差

大陆      6月(12月)   7月(1月)   12月(6月)     1月(7月)      大

海洋      6月(12月)   8月(2月)   12月(6月)     2月(8月)      小

4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低纬度

(三)气温的垂直分布

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左右。

2 逆温:若对流层局部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降低很慢甚至增加的情况,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逆温形成的主要原因: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到置现象。

(四)气温的水平分布

1 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

2 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

3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高纬(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谷地地形。

4 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弯曲。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曲。

5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7月份20°N——30°N的沙漠地区,炎热中心为撒哈拉沙漠;最冷的地方在7月的南极大陆;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1月的西伯利亚。

6 中国的气温分布:

A、冬季南、北温差大——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且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加剧了寒冷;南方地区受到层层山岭的阻拦,冬季风影响小一些。最冷的地方是漠河,最热的是南沙群岛。一月份00C等温线在秦岭---淮河线附近,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北方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一些,但白昼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与南方相差不大。且南方阴雨天气比北方多,太阳辐射削弱较多。最冷的是青藏高原,最热是吐鲁番盆地。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