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学案—气压 高三地理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6-30 07:33:08

气压

专题学案

一 基本点                         

(一)气压高低

1. 气压:单位面积空气柱子的重量。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值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 高、低气压“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是都在同一海拔高度上。近地面,一般气温高气压值低,气温低气压值高。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气压正好相反。

3. 受气温变化(海陆比热的差异)的影响,大陆上(较海洋)夏季气压偏低,冬季气压偏高,气温和气压的年较差大。

4. 高、低气压的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热力原因(如赤道低压、极地高压、热低压、冷高压等),另一是动力原因,由大气运动造成(如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等)。

5.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太阳辐射高低纬度的差异引起的热量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6. 万能公式:上升气流==近地面低气压==阴雨天气

            下沉气流==近地面高气压==晴燥天气

(二)风力和风向

1. 风力(即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气压差/距离)呈正相关,与地面摩擦系数呈负相关。

2. 气压场中的空气质点,一般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偏,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偏。随纬度增高而变大。只改变风向,不能改变风速)、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不仅能改变风向,还可以减小风速)。

3. 风向即风吹来的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在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偏转90度,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偏转角度小于90度,最终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4. 摩擦力大,风速小,风向偏转角度小,与等压线夹角大。反之亦然。

(三)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

1. 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例如一般的空气对流运动、海陆风、山谷风以及城市热岛环流。

2. 三圈环流:熟悉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和名称,性质及其季节移动(大致1月前后南移,7月前后北移);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各地气候成因的影响。

 

 

3. 季风环流:熟悉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季风的风向、性质、成因。

(四)天气系统

1 天气是指大气的短期综合状况。主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气旋与反气旋。

 

慢行冷锋

云层增厚,出现雨雪天气,风较大

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快行冷锋

狂风暴雨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大风降温或沙暴(干燥)

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寒潮大风或沙尘暴天气

暖  锋

云层增厚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准静止锋

阴雨连绵

①6月上旬-7月中旬,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②冬半年云贵高原东部,贵阳一侧出现阴雨冷湿

天气,昆明一侧为暖气团控制,温和晴朗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