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书法文化”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1-23 09:07:37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模    块: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对象:选修书法模块的高中学生

教学分析: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智慧的体现,汉字书写也成了专门的艺术,它将实用书写赋予技法规范和审美含义,是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相结合的产物。书法艺术利用单纯形式来表现丰富多变的审美意趣,具有明显的抽象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书法在技巧原则上的严格性和表现情感上的丰富性,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核心。了解、学习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明,我们责无旁贷。本课从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产生、书法的实用价值与艺术特征、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使学生对中国书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学习、欣赏书法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公元三至五世纪起,中国书法便被视为最重要的脑力艺术之一(与绘画、诗歌并列),地位极高,理论基础雄厚,实践极其丰富。自那以后直至今日,书法在中国始终被作为一种高尚的、大众化的、为社会所喜欢、推崇和理解的独立艺术而备受珍爱。大约也从那个时候起,象形文字便开始发挥两种功能:一方面,它继续服务于社会的书写需要,亦即完成自己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它又作为书法艺术而在艺术领域中发挥作用,从而服务于社会的审美需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熟悉汉字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及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讲述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形成热爱书法艺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汉字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对书法艺术比较陌生,缺少感性认识,给教学带来难度。

解决难点的方法:结合实践操作、观摩作品等活动创造学习氛围,让学生感悟书法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