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彩的图画与无声的音乐 教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1-29 18:58:46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与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关系,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2、了解草书的体式与发展过程,了解草书情感表现的独特审美价值。

3、掌握线条分析方法,分析线条构成的要素,了解其对应的审美特征。

4、分析线条与笔法的关系,总结笔法技巧,在实践中感受技巧对情感的表现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PPT文件)、电脑、投影仪、字帖、书法工具材料

教学重点:

线条审美分析

教学难点:

线条形式与审美特征的对应关系,技巧对线条表现的作用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书法与音乐作品的比较(书家示范视频)

音乐语言是乐音的组织,绘画语言是色彩和形体的组织,书法的形式语言就是线条的组织。书法通过线条传达美。欣赏书法就能感受到线条具有音乐旋律般优美丰富的节奏以及令人遐思神往的意象。因此书法是无彩的图画和无声的音乐。

2、书法作品与绘画作品的比较(图片)

绘画线条很美,但它依附于客观物象,人们称之为轮廓线、结构线、明暗交界线,而书法是线的艺术。线条是书法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二、书法审美的比较

书体共分五体:篆、隶、楷、行、草(五体图片)

篆书:包含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

甲骨文(图甲骨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目前已发现4500多个单字,已辩识出2000字,公认有1000多字,其章法为下行,行款无定式,错错落落,用刀直来直去,表现出先民们对神的崇拜中那独具的粗犷而自由的意识,它那简约的形式与我们审美意识差距太大了,使人有一种隔膜感,然而那奇巧隽健的结体却又给我们以美的暇想。当我们看到甲骨文时,我们的心就会由它的引导而在远古社会漫游,感受那神秘的气氛,仿佛听到先民们狂热的祈祷和战争的嘶杀声。

金文(图毛公鼎):成熟于商周,铸在铜器上的铭文。特点:端庄遒劲,颇具雄强、肃穆、茂密之气。用笔前期多方,中期逐渐圆转劲健,后期工稳秀美。

石鼓文(图石鼓文):出现于春秋战国,因刻在鼓形的石头上而得名。起、收、转皆为圆笔,粗细一致,健劲挺拔,结体端庄,雍容大度,是向小篆过渡的书法,在书法史上地位甚高。

小篆(泰山刻石):秦代,由李斯制定规范的字体,特点极规范,上密下疏,横平竖直,笔画同一,如玉箸,风格典雅圆润。

隶书(图):上承篆书,下开草书、楷书新体,它将篆书化繁为简,用笔化圆为方,汉隶以其风格种类的繁多,格调的高古形成了汉代书法灿若群星的局面。特点:因字立形,扁方取势,左撇右捺,两旁舒展,上密下疏。

草书(图):草书在汉代从隶书独立而来,称之为“章草”后出现“今草”、“狂草”孙过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章草(图):字与字不相连,笔画中有明显的波磔,保存了隶书的许多特点。

大小草(图):以中锋为主,侧锋取势,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用笔奇宕,抑扬顿挫,如同听节奏感极强的音乐。

行书(图):起于汉末,晋代最为盛行;近于楷书而不拘束,近于草书而不放纵;笔划连绵,各自独立,不象草书连写使人不易认识,它介于真草二者之间。

楷书(图):双叫“真书”、“正书”意思是这种书体可以作法式。由隶书演变而来,形体方正,笔划平直。规范也就是标准字体,用笔坚实,劲健有力,含蓄内敛。

三、线条形式的分析

美术字的线条与书法线条的审美比较(图)

1、线条形状不同。美术字给人的感受是单调、机械、冷漠、僵硬与绝对规范,而书法的线条形状却具有千变万化的特征,这些变化表现为线条的大小、粗细、方圆以及其中暗藏用笔起止、藏露、提按、转折等。(图唐、杜牧张好好诗)

2、线条质感不同。(宋米芾手扎、颜真卿文稿)美术字的线质感毫无变化,而书法的线条质感可以在浓淡、枯润、光滑、粗糙等视觉给人以厚薄、轻重、软硬以及快慢、疾涩等方面的暗示,从而得出力量感和运动感。

3、线条的长度、方向、空间位置不同。(唐柳公权)美术字模式固定,而书法却极富表现力。具有圆与方、向与背、开与合、连与断、松与紧、疏与密等视觉变化。

4、线质感的审美举例:(图)

四、书法线条的情感内涵:

书法笔墨要表现性情、气质、个性、情感。比较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姪文稿》。书法线条的表现力源于高度的书写技巧与书家思想,情趣的完美结合。

书法艺术内涵包括:神采、气韵、意境、风格。书法的神采是指外表的精神、神气。古代书论中常把书法看作有生命的形体。

气韵:是书法的生命线,包含有畅达的气息,沉郁的诗情与和谐的律动,是对线条的一种有节奏的抒发感受。

意境:指作者对书法所显示出的情绪、格调。如奔放、豪状、沉着、妍美、柔媚、宽博、肃穆等等。

风格(图):书法风格首先表现在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境界,由人的气质所决定。其次表现在不同结体上,颜体的开扩,柳字的紧收,张旭的狂放,黄庭坚的奇崛等都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个性。

五、最富表现性的书法形式————草书(图片)

草书是表现力最强、感染力最强,最具图画性和音乐感以及运动感,最擅长表现书写者的情性的艺术式样。如王羲之的超逸俊爽;张旭的纵逸豪荡;怀素的飘逸狂放;黄庭坚的婉畅奇崛;王铎的苍郁流畅;傅山的飘逸洒脱;徐渭的淋漓苍古。

欣赏:晋·索靖、章草《月仪帖》、晋·王羲之《初月帖》、唐·孙过庭《书谱》、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宋·黄庭坚《诸上座帖》、明·祝枝山《白马篇》、明·徐渭《草书长卷》、清·傅山《草书立轴》、清·王铎《草书立轴》。

六、总结与延展

1、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但不能只从线条的美感去认识书法,书法的美感有五个基本构成要素(结体、笔法、内在情感、章法、墨法)欣赏感受学习书法艺术,应该从五个方面去整体把握。

   2、教师示范一幅草书作品,引导学生尝试用书法的美感五个基本要素进行分析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