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班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2-22 07:32:37

艺术班高考历史复习专题

热点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考点1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一)主干知识:

1、奴隶社会:周文王任用姜尚、周公旦改革

2、春秋时期:(1)齐国管仲改革(经济:相地而衰征);(2)鲁国:初税亩

3、战国时期:李悝变法(魏国);吴起变法(楚国):秦国商鞅变法

4、唐中后期杨炎改革:两税法

5、北宋中期改革:

(1)范仲淹改革: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2)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以理财为中心。

6、张居正改革: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

(二)规律认识: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考点2 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

1、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①内容: a、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代表企业:1862年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的福建船政局;1867年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b、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

                原因: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代表企业:李鸿章上海招商局、天津开平煤矿;张之洞湖北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c、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

          d、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②失败原因: a、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

              b、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c、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

              d、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③评价: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2、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110周年)

3、清末新政(增)(中国近代现代史上3-3)

考点3 中国现代的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近现代史下8-2)

1、含义:

①改革的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②改革的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③改革的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①内容: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c、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②意义: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农村改革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 a、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②成效: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补充1:对外开放(中近现代史下8-2)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①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②1980年,正式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③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④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⑤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