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川版
课题 |
第三课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
课型 |
新 |
|
教学 目标 |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掌握计算机的特点与具体应用。 2.能力目标:知道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是第几代,能说出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于哪些方面。 3.情感目标:通过对计算机发展现状的了解,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 |
|||
教学 重点 难点 |
1.重点 电子计算机发展阶段和在各阶段所使用的主要元件,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难点 对计算机具体应用中“数据处理”的理解 |
|||
教学 媒体 |
教学文档、多媒体教学系统 |
|||
板 书 设 计 |
第三课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
|||
问题: 1、计算机发展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电子元件。 2、计算机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应用,每个方面各举一个例子。 |
|
|||
教 学 反 思 |
值得肯定和改进的方面: |
|||
【教学过程设计与反思】:
教师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用时 |
一、引入课题、提出本节课任务 向学生展示一台较为旧的286电脑主机和一台机房内的最新电脑,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问两台电脑的区别,引导学生回顾信息的基本概念(问学生这样的两台电脑给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 拿出两台电脑中的芯片,让学生观看,提出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的主要元件的发展问题。 向学生讲解教师机共享资源的查找的调用方法。 呈现任务 |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观察 |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本节课的任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其效果有一定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本节课的目标。 |
5分钟 |
二、 利用资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带着两个问题,通过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资源:1、本节课内容的教学课件;2、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图片及说明;3、计算机的不同应用领域的图片资料。4、通过百度搜索到的有关计算机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页面。 问题:1、计算机发展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电子元件。2、计算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应用,每个方面各举一个例子。 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 初步实践任务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优秀学生可帮助其它同学。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
10分钟 |
三、操作引导,全面提高 根据辅导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通过问学生想知道老师的资源、信息的获取方法,向学生操作演示从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 相关关键词: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指导深化任务 |
认真观察教师演示 |
对部分学生进行提示,优秀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 |
15分钟 |
四、完成基本任务,汇总搜索内容 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将学生分成两个组。 基础组任务:第一个关键词搜索; 提高组任务:所有关键词,并汇总搜索内容,提交教师机。 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 完成提高任务 |
学生实践操作 |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使学生明确正确的方法。对不同基础了学生都有提高。 |
|
五、交流、信息反馈 基础组学生选一名代表演示完成搜索任务的操作方法。(教师实时表扬,提示学生,拓展学生思维) 提高组学生代表展示汇总内容,并介绍操作途径。 通过教学软件(联想传奇)下发练习题并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汇总。 复习巩固任务 |
陈述操作方法,观察同学的操作。 |
表扬激励学生 |
10分钟 |
六、教学反思 展示本节课教学课件,对学生练习题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强调任务完成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操作方法,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 教学拓展: 1、课外任务:了解日常生活中身边的计算机具体应用有哪些? 2、利用最后的时间,学生观看计算机的应用:制作好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课件(已学内容课件,可以复习巩固学科内容)。 |
认真听取教师讲解 |
学科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