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川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09 18:48:23

课题

第三课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课型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掌握计算机的特点与具体应用。

2.能力目标:知道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是第几代,能说出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于哪些方面。

3.情感目标:通过对计算机发展现状的了解,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

重点

难点

1.重点   电子计算机发展阶段和在各阶段所使用的主要元件,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难点  对计算机具体应用中“数据处理”的理解

教学

媒体

教学文档、多媒体教学系统

第三课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问题:

1、计算机发展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电子元件。

2、计算机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应用,每个方面各举一个例子。

 

值得肯定和改进的方面:

 

         

 


【教学过程设计与反思】:  

教师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用时

一、引入课题、提出本节课任务

向学生展示一台较为旧的286电脑主机和一台机房内的最新电脑,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问两台电脑的区别,引导学生回顾信息的基本概念(问学生这样的两台电脑给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

拿出两台电脑中的芯片,让学生观看,提出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的主要元件的发展问题。

向学生讲解教师机共享资源的查找的调用方法。

呈现任务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观察
将学生分为四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两个代表。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本节课的任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其效果有一定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本节课的目标。

5分钟

二、  利用资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带着两个问题,通过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资源:1、本节课内容的教学课件;2、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图片及说明;3、计算机的不同应用领域的图片资料。4、通过百度搜索到的有关计算机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页面。

问题:1、计算机发展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电子元件。2、计算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应用,每个方面各举一个例子。

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

初步实践任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优秀学生可帮助其它同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10分钟

三、操作引导,全面提高

根据辅导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通过问学生想知道老师的资源、信息的获取方法,向学生操作演示从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

相关关键词: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指导深化任务

认真观察教师演示
基础好的学生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对部分学生进行提示,优秀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

15分钟

四、完成基本任务,汇总搜索内容

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将学生分成两个组。

基础组任务:第一个关键词搜索;

提高组任务:所有关键词,并汇总搜索内容,提交教师机。

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

完成提高任务

学生实践操作
上传汇总内容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使学生明确正确的方法。对不同基础了学生都有提高。

五、交流、信息反馈

基础组学生选一名代表演示完成搜索任务的操作方法。(教师实时表扬,提示学生,拓展学生思维)

提高组学生代表展示汇总内容,并介绍操作途径。

通过教学软件(联想传奇)下发练习题并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汇总。

复习巩固任务

陈述操作方法,观察同学的操作。
    完成本节课课堂练习题。

表扬激励学生
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0分钟

六、教学反思

展示本节课教学课件,对学生练习题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强调任务完成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操作方法,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

教学拓展:

1、课外任务:了解日常生活中身边的计算机具体应用有哪些?

2、利用最后的时间,学生观看计算机的应用:制作好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课件(已学内容课件,可以复习巩固学科内容)。

认真听取教师讲解
直观的了解计算机应用方式

学科整合
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离开教室。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