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囚绿记 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08 06:31:4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教学重点】

  重点: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教学难点】

  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作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1983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2.作者简介

  3.本文题解简介

  “囚绿”就是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过破碎的窗口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条牵进作者居室。因为常春藤是绿色的,故简称“囚绿”。本文通过写作者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通过媒体资源欣赏大自然的绿。

  2.通读文章,扫除字词障碍。

 

  三、细读课文,品味细节

  1、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他把绿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线索)

  (一)、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