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复习策略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2-15 15:09:10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复习策略

现代文阅读题历来被考生视为难点,如何在不长的时间里将阅读理解复习好,我们在现代文阅读复习中讲究复习策略,掌握答题方法。

一、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内容与形式

中考语文阅读题,在考查对阅读材料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代文阅读多以主观题型出现,又以填空、简答、阐发等形式占主导,其中开放性试题占有明显优势。注重“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和“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思维”,注重从“词语理解、文章整体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观点、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获得信息的能力,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二、重点把握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点较多地集中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内容概括、信息提炼、语言品味、再造利用等方面,侧重检测学生的信息素养,间接考查了学生文体知识运用能力。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在解答阅读试题时,第一步要速读全文,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材料的概要——文章的中心和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调。第二步要依据整体的感知,高屋建瓴地分析文章的局部,直至词语句子的意义、关系,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三步再把各个局部联系起来,从而对文章的整体达到新认识。这种“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策略,完全符合解答阅读试题的规律。

2、兼顾各类文体。命题者在问题的设计上基本上兼顾到了文体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有目的地梳理各种文体知识,掌握各种文体特点。尤其在选择复习的阅读材料上三大文体绝对不能偏废,在阅读内容选择上要侧重:记叙文阅读应选择贴近中学生生活的文章;说明文阅读应选择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类文章;议论文阅读应选择文化评论类文章;还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文学作品。

3、筛选有效信息。明确阅读目的,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就是紧扣题意的指向仔细阅读文章,在相应的段落里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整合,并概括出要点。

概括要点:

①摘引文中的原句,用文中现成的语句概括要点作为答案。

②选取文中重要词语,组成符合要求的答案。

③要求依据文意自行组织语言进行概括。

4、重敲准确表述:

考生在快速筛选有效信息之后的工作紧接着就是“准确表述”。即能把自己消化吸收的结果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虽然主观表述的文字不多,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以避免中途推到重来,贻误做题时间等现象的发生。

①快速构思。一边读文,一边揣摸,随时将脑中闪现的关键词语收录,写在草纸上,进一步揣摸品味,使之放大,将词扩为句。根据不同层面将几句话扩建成一个“体”。即读中寻“点”,连点成线,再成面、成体。

②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

③条理清晰。这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④逻辑合理,既然是立论我们就应该用充足的论据自圆其说。

复习期间,有人往往满足于背某些标准答案,错误认为程式记多了,考生在考场上不会答题,像套公式一样也可以套出来。固然答题有范式,但是是套不出来的,要多思考,多训练,拓展考生的思维空间。

有些学生答题时往往追求简单化,三言两语甚至几个词语就完事了,答案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甚至表达混乱,言不达意,甚至有表述出来的内容与自己的目的相反的现象出现,造成失分。

因此切记,答题一般都要用准确、具体、完整、通畅的语句来表达。在复习时,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还要在解答问题时树立起写作意识,不妨把它当着小文章来写。

5、多见识题型,明确答题要领。考试题型尽管灵活多样,只要仔细分析下来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复习时掌握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答题会很快切入要点。如: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这是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中写了哪三件事?其意图分别是什么?属考查材料安排的。用“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富有哲理的句子。是在考查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请从修辞学的角度评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就属于考查语言特点的。同学们在结合以上题型进行训练的同时,还可以尝试着自己变换问题的提出方式、角度设计一些题目来进行训练。其实一个问题只要动动脑筋,换个角度来思考也并不难回答。

三、提高阅读效率。中考前的复习,要提高阅读的效率做到“四性”: 第一是计划性。要从实际出发,制订好复习计划。就语文而言,阅读与写作都是重头戏,只有精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有条不紊地复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二是全面性。从阅读行为来看,既有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又要有鉴赏性阅读、比较性阅读;从阅读题型来看,既有客观题,更有主观题(特别是开放性试题);从文体来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都不可偏废。第三是针对性。在全局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难点。一般来说,综合概括能力、求同求异能力较差,应该作为阅读复习的重点,还要针对自己在阅读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第四是典型性。所谓“典型”,就是阅读训练的材料和试题要有代表性。提倡“精练”和“巧练”,反对题海战术。对于答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力求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这样以一当十、以简驭繁,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