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感悟,整体把握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十四讲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3-24 08:56:29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十四讲:揣摩感悟,整体把握

考 点:整体感知文段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写法(修辞、结构)。

知识要点:1、能把握新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基本内容,能掌握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根据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阅读浅显的课外文言文,并能把握其基本内容。

考试说明:1、能按要求概括(或用原文中相关语句概括、或用自已的话概括。)新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内容(主题、形象及作者的观点)。2、能按要求概括(或用原文中相关语句概括、或用自己的话概括。)浅显的课外文言文的内容(主题、形象及作者的观点)。3、评价作者的观点。4、能按要求翻译文言文语句。5、能体会出文言文的写法、结构、修辞等方面的特点。6、正确理解或添加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考点例析:

一、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然后答题。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通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指宫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 选出对省略成分理解正确选项。

A(太监)才与绢数尺。

B(太监)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C(我,指农夫)不取直而归。

D(农夫)遂殴宦者。

2.把“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简析:第1题是对文言文省略成分的考查。答案是:1、ABCD。第2题要求根据前后文,翻译文言文句子。答案是:2.我有父母妻子儿女,他们在等着我,我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第3题要求学生对文言文的主题、人物形象作简略的比较性阅读。答案是:3、本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迫害。两个受害者相比,卖柴农夫性情刚强,敢于奋起反抗,而卖炭

翁则淳朴善良,逆来顺受。(本题只要意思符合即可得分)

二、阅读下文,然后答题。

惊 潮

浮白斋主人

海上每遇八月,潮声夜吼,震撼城市。

至正①间,有达鲁不花②者初至,闻此,夜不敢卧,因呼门者问之。

门者从睡中失答曰:“潮涌上来也!”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