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散文阅读(包括熟语)(附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湖南版专题升级训练.doc
专题升级训练六 文言散文阅读
一、(2012•湖南岳阳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
柳宗元
宗元白:元生至,得弟书,甚善;诸所称道具之。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所得石书,模其文示余,云若将闻于上,余故恐而疑焉。
仆早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以是善知书,虽未尝见名氏,亦望而识其时也。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弟之精敏通达,夫岂不究于此?今视石文,署其年曰“永嘉”,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为其“永”字等,颇效王氏变法,皆永嘉所未有。辞尤鄙近,若今所谓律诗者,晋时盖未尝为此声。大谬妄矣!又言植松鸟擢之怪,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难信。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且古之言“葬者,藏也”。“壤树之”,而君子以为议。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故立大中者不尚异,教人者欲其诚,是故恶夫饰且伪也。过制而不除丧,宜庐于庭;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若然者,勿与知焉可也,伏而不出之可也。[来源:学科网]
(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 庐:筑庐居住
B.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 具:完备
C.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 经:经过
D.伏而不出之可也 伏:掩盖[来源:学|科|网Z|X|X|K]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
乃设九宾礼于廷
B.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是故恶夫饰且伪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B.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C.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D.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4.本文主要写了柳宗元对一个在父亲坟墓旁建房子守孝的人所得到的石刻文字提出的种种质疑,质疑的根据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
(2)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
(3)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
二、(2012•湖南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猛狗与社鼠
韩非子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①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②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③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一曰:“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则难也。”
(节选自《韩非子集释》)
注:①升概:这里指量酒器具。②社鼠:穴居社神木俑中的老鼠。③鲧:尧时部落首领,相传治水九年未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酒甚美,县帜甚高 县:悬挂[ ]
B.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 怀:怀藏
C.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 比周:结党营私
D.故人臣执柄而擅禁 执柄:手扶拐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B.熏之则恐焚木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主焉得无壅 而人之所罕至焉
D.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猛狗阻售”“社鼠为患”的寓言故事,表达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子对于治国的忧患:奸人当道,堵塞贤路,蒙蔽君主。
B.两个寓言故事含有事物间常常存在着不易察觉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的哲理,如狗猛与酒酸之间就有某种必然关系。
C.猛狗、社鼠喻示的内容大体一致又各有侧重:猛狗着重比喻排挤贤能的朝廷权臣,社鼠着重比喻蒙蔽君主的左右亲信。
D.尧想要传天下给舜,鲧和共工因联名反对而被杀,鲧的结局与《山海经》里鲧治水无功而被杀的说法,很有些不同。
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A.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B.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C.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D.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
(2)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
(3)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
三、(2012•湖南长沙一中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 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 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