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病句辨析的十一个切入点 高考复习之病句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21 10:13:33

高考病句辨析的十一个切入点

1.切入点之一:句首有介宾短语,审视是否缺主语

句首的介宾短语如“通过......”、“经过......”、“在......中(下)”、“从......中”等,一般充当状语,表明原因、理由或时间或处所等,它后面没有主语时,就有可能是缺了主语了。

如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2.切入点之二:谓语后的宾语部分较长,审视是否缺宾语中心语

在一个句子中,如果宾语部分比较长,要特别注意是否缺宾语中心语。

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句中“进入……归属……分成”不能搭配,“进入”应与“阶段”搭配,故在“分成”后加中心语“阶段”。

3.切入点之三:句子成分齐全、搭配合理,审视是否合乎逻辑

如果一个句子成分齐全,搭配合理的话,就要想到检查它是否合乎逻辑,因为这时语法知识是帮不上忙的。

如 “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此题,用语法知识是检查不出毛病的,我们只有审视它的逻辑。该句表述,似乎“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这显然是不符逻辑的,既无法演奏又无法演唱的东西怎能说是音乐作品呢?

4.切入点之四:句中有并列结构,审视其各项能否并列,能否与相关的词语搭配

(一)不合逻辑。

并列结构,并列的各项不能有意义上的交叉、范围上的包含与被包含,否则会引起矛盾。如 “我们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句中的“报刊”、“杂志”、“一切出版物”不能并列。

(二)搭配不当。

并列结构的各项,在句中充当同一成分。如果充当主语,就要考虑并列的每一项是否能与共同的谓语搭配;如果充当谓语,就要考虑并列的每一项是否都能与共同的主语和宾语搭配。如:“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三)表意不明。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四)语序不当。如: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5.切入点之五:定语或状语复杂,审视其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否恰当

(一)能否与中心语搭配。

如 “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句中“把我国的教育事业”作谓语“达到”的状语,“达到”不是表处置的动词,“把......事业”与“达到”不搭配,可将“把”改为“使”。

(二)排序是否恰当。

多项定语的排序顺序一般是:①表所属的名词、代词(表示“谁的”);②指示代词或数量短语(表示“哪一个”或“多少”);③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怎样的”);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示“什么样的”);⑤表示性质或性别的名词(表示“什么”)。多项状语的排序顺序一般是:①条件;②时间;③处所;④语气;⑤范围或否定;⑥程度;⑦情态;⑧对象。当试题中的定语或状语不止一个层次时,就应该考虑其排序是否恰当。如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表数量,“学校”表领属,按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表领属的定语应放在表数量的定语之前,即“学校的几个领导”。由于多项定语排列不当,句子产生了歧义。

6.切入点之六:句中有肯定与否定(或正面与反面)相叠的短语(如能否、优劣、好坏等),审视是否需要配套使用类似的短语

如:“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7.切入点之七:如果是否定句或反问句,审视否定是不是恰当

如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后一个句子既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否认......不”是双重否定),又是一个反问句(“谁又能......呢”),因为双重否定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学习雷锋了”。显然该句否定不当。

8.切入点之八:句中有表数量或程度的词语,审视它是否与其他词语矛盾

如:“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9.切入点之九:句子初读感觉特别别扭,审视是否句式杂糅

如 “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在创作。”此题就是将“本栏目是将各地电视台……进行的再创作”和“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进行了再创作”两种说法杂糅到了一起。

10.切入点之十:句中有敬辞谦辞,审视是否用错对象

现代汉语中,用“光临”称宾客到来,用“惠临”指对方来到自己这里,用“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用“令尊”、“令堂”称对方的父亲母亲。这些都是敬辞,适用于对对方,不能用于自己。另外用“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用“家父”、“家母”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母亲,用“犬子”和“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这些都是谦称,只用于自称。

11.切入点之十一:如果是复句,可作如下五方面的审视

(一)关联词的位置

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就放在主语后面;当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两个分句关联词均放在句首。如 “不但他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能够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二)关联词语搭配

如“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句中关联词“无论”不与表并列的“和”配套,而与表选择的“还是”配套,组成“无论......还是(或)......都......”的结构。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