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说明文阅读
最大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是古代埃及奴隶制时代法老(即国王)的陵墓,到目前为止尚存70余座,是“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仅存的实体。最大的一座就是耸立在开罗附近尼罗河两岸吉萨的“胡夫”大金字塔。塔高137.18米(原高146.6米),底部四边每边长230.38米(原为230.77米)体积252.1万立方米,整个占地面积达5.69万平方米,估计是由230万块、每块平均重2.5吨的石灰岩堆砌而成的。最大的一块重约160吨。有人估计,如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1/3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
奇怪的是,这些石头之间之间并没有诸如水泥之类的粘着物,仅仅是拼合在一起,而它的表面接缝处紧密得连一张薄纸也塞不进去,把几十万块石块堆成像40层大楼那么高的角锥体,如果在动工前没有精密的测量,事先不对角度、线条、压力、沉降等方面进行精密的计算,大金字塔是很难建成的。而且,那时不可能有什么先进的测量技术和精密的量具。于是,产生了一些大胆的猜想:大金字塔是由“天外来客”建筑的,这些“宇宙人”不但有激光测距仪,而且有电子计算机和起重机械;大金字塔并非胡夫之墓,而是天外来客留在地球上的“里程碑”……等等。
但关于这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之墓,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可惜的是金字塔墓室中胡夫的木乃伊已不知去向,只存下一只没有盖的石棺。根据这点可以确证,金字塔为古埃及所建,而问题是如何建成的呢?1978年春,日本早稻田大学古代埃及调查室的一支考古实验队伍来到了吉萨胡夫大金字塔前,他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探索采用古代的方法,成功地建起了一座模拟金字塔。考古实验的主要内容有测绘、采石、运输、堆砌等过程。通过这次考古实验,初步揭示了谜一样的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问题。可以这样说,日本早稻田大学考古实验队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在当时已具有高度文明的古埃及人也一定会想到的。
1、概括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胡夫”大金字塔的。
①
②
③
④
⑤
2、介绍“胡夫规模宏伟,除了运用确凿的数据,在文中再摘录一句形象性的语言:
3、理解词义在说明事物中的作用。
①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象征”的含义是( )
A、古埃及人的建筑水平 B、古埃及人的智慧
C、古埃及人的物质基础 D、古埃及已高度文明
②“初步”揭示了谜一样的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问题。“初步”的含义是
4、说说下列句子中增词、换词、删词对句意表达的影响。
①到目前为止尚存70余座,是“世界七大奇迹”唯一仅存的实体。
删去“余”一词,句意与原句意思有什么不同?
答:
②底座四边每边长230.38米(原为230.77米),体积252.1万立方米,整个占地面积达5.69万平方米,估计是由230万块、每块平均重2.5吨的石灰岩堆砌。
删去“每”、“整个”、“平均”后的句子与原句说明上有什么不同?
答:
5、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所做的依据有二:
①
②
6、概括指出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答:
离奇的北极光
1957年3月2日夜晚,在黑龙江省呼玛县的上空出现了离奇的光变。那天晚上7点多钟,天色刚黑,在呼玛气象站的北面,西北方的天空出现了几个稀有的彩色光点,接着光点放射出不断变化的橙黄色的强烈光线,把整个北方天空照得血红。不久,光带渐渐模糊而成为幕状,就好像天空中挂着一幅艳丽夺目的彩色帷幕。尔后,彩色逐渐变弱,到8点30分消失。但到了10点03分,北方的上空又出现了几个光点,放射出几十支光柱和色带,忽隐忽现。渐渐又变成了一幅美丽的闪耀着的彩色光幕,从光幕里偶尔射出几支橙黄色的强烈光柱。接着,光幕变弱,光柱消失,美丽的景象随着云层的增厚而消逝了。
奇怪的是同一天晚上7点07分,新疆北部阿勒泰北山背后的天空也出现了鲜艳的红光,好像那里的山林起火一般。过了一会,在红色的天空里,射出了很多片状、垂直于地面的白而略带黄色的光带,以后越来越淡,直到成为银白色。这些光带,由北山背后呈辐射状,逐渐向天顶推进,整个情况是由北向西慢慢移动。各光带之间呈淡红色,并不断地忽明忽暗。光带的长度也不断变化,随着光带的伸长,原来红色的光幕也逐渐变淡,最后成了淡红色。7点40分左右,光带伸展到天顶附近。这时候,光色最为鲜明,好像是一束白绸带,飘扬在淡红色的天空中。以后光带逐渐变暗,到10点钟就完全消失不见了。
1958年2月11日晚,在中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等许多地方,同时出现了一次奇异的光耀。
1、在文中摘录说明“北极光”出现的时间、地点及方位。
时间:
地点及方位:
2、“7点多钟”和“7点07分”这两个时间是否可以说:A、“同时出现”,B、“几乎同时出现”?说明比较恰当的一种是( ),因为
答:
3、按说明顺序把文中说明时间性的词语圈出来,并说说这些表时间性的词语的作用。
答:
4、用想象和联想的思考方法,解释本文出现的“光点”、“光线”、“光柱”和“光幕”的各自形状,并在文中找出一词概括这些光的形状。
“光点”: “光线”:
“光带”: “光柱”:
“光幕”: 概括:
5、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没有出现“光带”一词,而在第三句开头说“不久,光带渐渐模糊而成为幕状,……”显然说明不严密,请在第二句的“强烈光线”后补上一句:
6、在横线上写出文中的两句比喻句,并说说比喻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①
②
7、本文的说明有何特点,请简述。
答:
豪猪克星
见过豪猪的人,一定会对它浑身尖刺的外表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加拿大豪猪,十多千克重的身体上,长满了无数硬毛和带刺针毛,全部加起来共有3万多根。
狮子能征服亚洲豪猪。但不敢惹加拿大豪猪。因为加拿大豪猪有一种秘密武器,就是在它的针毛上,还长着带钩倒刺,不管对方是何种野兽,只要被针毛刺中,带钩倒刺便会留在它体内。这些倒刺很小,野兽无法自己拔出。更可怕的是,倒刺还会以每天十多毫米的速度向体内运动,甚至进入心、肺、肝脏等要害部位,使野兽疼痛而死。
这种有带倒刺的加拿大豪猪,确实使许多山林猛兽感到头痛害怕,但它遇上渔貂可就大告不妙了。渔貂对会加拿大豪猪,正是一物降一物,它成了这种豪猪的天敌和致使克星。
渔貂体长半米多,体重还不到十千克,外形很像紫貂。这种动物奔跑迅速,行动敏捷,而且力气也很大。当它发现加拿大豪猪后,马上翘起尾巴,绕着猎物四周打转。加拿大豪猪见到天敌近身,采取的第一个防御步骤是把全身针毛竖起,背转身来,将脑袋夹在两腿之间,利用后半身针毛密集的部位对准进攻者。这时,只要进攻者稍微碰它一下,它便飞速转身,利用背部针刺迎敌。但不幸的是,渔貂的身手实在太灵活,根本不给加拿大豪猪有反击机会:它那左窜右跳、飘忽不定的身影,会使对方眼花缭乱。这时,渔貂便乘其不备,突然咬住加拿大豪猪的头部,将猎物置于死地。
1、本文主要介绍加拿大豪猪还是介绍渔貂?为什么?
答: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