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选做题 语文 2012届高三复习 专题卷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1-14 17:39:58

湖南省高考语文最新分类汇编—选做题
 

(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9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带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蜗牛实在爬得太慢。虽然它已经在尽力爬,但还是只挪一点点……我驱赶它,吓唬它,责备它。蜗牛用歉疚的眼光望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粗气往前爬……
上帝啊!为什么?要我带一只蜗牛散步!但天上一片安静。喔!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根本不在!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忽然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抬头看,蜗牛也正在悠闲地爬着……

作家王开岭在作品《丢失的脚步》中说:“诗意的城市应该是漫步的城市。”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0字左右。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
“慈,故能勇。”(《道德经 第六十七章》)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勇”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19、示例1、只有放慢生活的节奏,以平和的心态审视眼前的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诗意的美。 
2、要懂得放手,解放他人也是解放自己。

3、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双赢的境界。
4、要有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或要培养发现美的心灵,就能感受生活的美妙。等等。

20、示例:真正的“勇”是一个人有了大慈大悲大仁大爱之后的表现,是应该为人称颂的。老子的“勇”建立在“慈”的基础上,其勇是针对“不慈”的行为而言的。正如母亲因为对孩子的“慈”而勇敢护子,这是对弱者的维护。孔子的“勇”建立在“仁”的基础上,“仁”的勇是针对“不仁”的行为而言的。正如有道的国君讨伐无道的行为,这是对秩序的维护,是对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维护。反过来说,心中没有对他人的关爱、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的“勇”,实际上只是一种个人“耍狠”的行为。只考虑个人利益,不管他人感受,是我们要反对的行为。
 

(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9)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似实而虚的描述:
    “今子(惠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

    惠子有一棵大树,因它长得不合规矩而以为无用。但在庄子看来,大树既成大树,就让它在“无何有”“广莫”的旷野自由生长,人徜徉或躺卧树下,可做精神上的“逍遥”,而大树也不会有遭受砍伐的“困苦”。
  (1)文中的“大树”指什么?(2)

  答:                                                                          
  (2)这段文字给你怎样的启悟?请结合“逍遥游”的思想进行探讨。(150字左右)(7)

  答:                                                                          
    19(1)指看似无用却堪为大用的事物。(2)(2)答案要点:庄子对于器用的无用之大用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不求为现世所用,而求“逍遥游”,实现物我的超越;庄子超越物类而“逍遥游”的人生态度,是随顺自然而进入一种精神自在境界的表现;等。(谈好一种启悟即可)(7)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
对岸

[印度]泰戈尔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藏在这个高岸之后。
    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在洁净的软泥上;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村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正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说道:“妈妈,我饿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去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选自《新月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1)本文以一个小孩的视角行文,有哪些好处?(3)
    答:                                                                        

  (2)请联系我国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描写,探讨“对岸”是怎样的理想生活以及作者的追求。(150字左右)(6)
    答:                                                                        

    20(1)借写孩子单纯的渴望,(1)描绘了一个晨耕暮归的美好的“对岸”世界;(1)表现出一种对新的、理想生活的追求。(1)
(2)“对岸”的生活,是理想中的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1)我国文学作品《桃花源记》(或《边城》)虚构的世外桃源,与之相似。(1)“我”想象“对岸”是一块自由的乐土。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飞禽走兽自在生息,长草在月光下也呈现异彩。(2)“对岸”乐土令人神往,作者甚至甘愿做一个渡船的船夫,为理想而不懈追求。(2)

 (湖南四市九校2012届高三联考)六、选做题(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9分)………………………………【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