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网  来源:教育文稿网  发布时间:2009-03-14 20:28:46
What problem do you think the man has encountered? What should he do? If you were in the same situation, what would you do? Why?
  我们可以不采用选择填空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喜欢制服原因的理解,而让他们评论为什么路边理发的、按摩的等会穿白大褂;我们可以不问在美国汽车受欢迎的原因,而让其比较在中国人们喜欢汽车的原因与美国人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不让学生选择江湖游医为人们所相信或接受的原因,而让其回答,如果他们从江湖游医手中购买药品可能会出现与文中所介绍的哪些情况相同等等。
(三)完成句子
  完成句子常用于阅读教学,同样可以用于阅读理解测试。完成句子一般所考查的多为细节理解能力,所填写的内容相对固定,属于封闭型问题。
(四)多项选择
  因其考查能力强,判卷方便客观,多项选择已成为阅读理解测试中最为常用的试题类型。它可以考查各种阅读技能,也可以考查对人物态度、文化和问题的理解。如:
1.对文章中作者态度、人物态度的选择
  例如: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选项略)
2.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例如:Which picture well describes what happens in the story? (选项略)
  让学生根据文章场景的介绍,比如宴会,选择适当的匹配图片。这样,学生就要考查是什么场合、什么国度,要考虑衣着、饮食、行为等,从而进行判断。
3.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What might be the problem with...? (选项略)
在不同等级的阅读中,多项选择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语言选择、图片选择,也可以是视频选择等等。在初级阅读中根据阅读选择图片的试题比较多,中级或高级阅读理解同样可以设计图片选择题,尤其是对文化内涵的考查。
(五)排序
  排序包括根据文章的逻辑顺序将所给句子、图片等排序,多用于故事类文章,考查学生对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文章段落的逻辑排序,考查学生对文章谋篇布局或篇章逻辑的理解。
(六)匹配
  匹配同样可以用于阅读理解,考查学生对文章中词语、文化、主题等的理解,如段落主题与段落的匹配、故事场景与图片场景的匹配、能指与所指的匹配等等。匹配题可以用于初级阶段的阅读测试,也可以用于高级阶段的阅读测试。如:
1.Match the problems in the right column with the characters in the left column.
2.Match the pictures in the right column with the scene description in the left column.
3.Match the attitudes in the right column with the characters in the left column.
(七)图表填充
  图表填充同样可以用于阅读理解,比如高考新题型中的图表填充。它首先可以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分析图表中各类信息所属的范畴,然后阅读获取相关信息,再将信息按照图表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转换。图表填充可以用于各类文章的阅读理解考查,包括故事、实验、介绍、地理、历史等各种话题,既可以考查对具体信息的理解,也可以考查推理判断能力。
三、阅读理解试题的编写原则
  与其他试题一样,阅读理解试题的设计同样要遵循效度原则、信度原则和杜绝偏见原则。
(一)效度原则
  效度指试题能够测试出预定要测试内容的程度(鲁子问、王笃勤,2005)。阅读理解试题的效度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测试所要测试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编制试题首先要确定所要考查的阅读理解能力、技能或策略,然后选择相应的考查方式,设计相应的测试题目。如果测试目标中有文化、情感态度以及策略的要求,而测试题目却不能测试这些内容,试题就缺乏应有的效度。
(二)信度原则
  信度指考试结果的可信程度。在阅读试题的设计中要保持应有的信度,就必须确保阅读理解所测试的是对语篇的理解能力,而不是知识等。如果学生不用阅读就可以得到答案,那么阅读试题就失去了应有的信度。因此,阅读理解测试中应避免对知识类的考查。另外一种提高信度的方式是增加题目数量,在同样的条件下,题目数量越多信度就会越高。
(三)杜绝偏见原则
  偏见指测试因某些学生的性别、种族、宗教信仰、文化、经历等对其所进行的冒犯或不公平的惩罚(Popham,2003)。如果阅读材料的话题为一部分人所熟悉,而另一部分人比较陌生,阅读试题就存在偏见,测试的成绩也就缺乏公平性。比如,网上拍卖的话题为城市学生所熟悉,田野生活的话题为农村学生所熟悉。这种话题总会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远离生活的,这就造成测试中的偏见,从而降低测试的公平性。要避免偏见,一是要在选材上下功夫,二是要熟悉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如果是学期期末考题,就必须清楚学生已经学过什么类型的阅读材料,学生了解什么话题。如果所设计的话题学生都不熟悉,看似不存在不公平现象,实际上同样是对学生的一种惩罚,也是阅读测试中应该避免的。
四、阅读理解试题设计技巧
  阅读理解的试题编写包括材料选择、题目设计和选项设计三部分。
(一)材料选择技巧
  材料的选择在阅读试题编写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的难易程度、真实性、内容的适应性等将直接左右试题的质量。在材料的选择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难易要适当
  教学中阅读测试材料的难易度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来确定,一般可以从词汇、语法结构、语篇、语用等方面来判断,难度以接近学期最后所学阅读难度等级为宜。
2.材料要真实
  阅读测试材料的语言真实指阅读材料符合文体的要求,符合篇章类型的要求,能够反映学生的实际。有些真实材料在语言上可能不适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时可以做适当的语言调整。
3.内容要适宜
  阅读试题材料内容的适宜度首先表现在其内容有新意,包括新的观点、新的感受,使学生感觉到文章有其所想要了解的信息。要避免考查常识或阅历而非理解,避免为考试而考试。
  阅读测试材料内容的适宜性还表现在其对测试目标的适宜程度。比如,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故事类文章比较适宜,也可以选择地理、历史、人物传记类题材的文章。
4.题材要多样
  一套考题中的阅读材料应该题材多样,不能只是故事,也不能只是应用文,更不能只是广告。不仅题材、体裁应多样,在信息表达方式上也应该多样化,有时间型、空间型,也有因果型、列举型、举例型、比较对照型;有文字说明,也有图表展示;有说明,也有议论。这样才能适应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二)测试点选择技巧
  在选择阅读理解测试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测试点应为文章的主要信息
  一篇文章所涉及到的信息很多,尽管所有的信息都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作为测试点。作为测试点的应该是用于说明主题的主要信息。阅读测试点可以采用跳读、览读和精读的方式选择,首先是通过览读方式决定文章的主题,然后通过跳读和精读的方式围绕文章主题选择考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