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专题讲解与训练 2010届高三化学专题复习
知识梳理
一、盐类水解的类型
1、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溶液呈酸性,弱碱阳离子水解
2、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溶液呈碱性,弱酸根离子水解
3、弱酸弱碱盐的水解程度很大,溶液的酸碱性决定与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4、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呈中性
5、弱酸的酸式盐水解,酸取决于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如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以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如NaHSO3、NaH2PO4
如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以水解为主,溶液呈碱性,如NaHCO3、Na2HPO4、NaHS
6、完全双水解的盐,发生双水解进行到底。如常见的双水解反应完全的有:Fe3+、Al3+与AlO2-、CO32-(HCO3-)、S2-(HS-)、SO32-(HSO3-);
二、盐类水解的表示
1、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分步写,以第一步为主;
2、多元弱碱阳离子可书写一步总反应方程式;
3、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方程式用“
3、双水解比单水解程度大,有些可以进行到底。
三、盐类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一般规律:[不水解的离子]>[水解的离子]>[显性的离子] >[水电离出的另外的离子]
1、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的溶液中,c (Na+)>c(CO32-)>c(OH-)>c(HCO3-)
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的因素。如在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各溶液中a、NH4Cl b、CH3COONH
3、 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解因素、水解因素等。
四、盐类水解的应用
1、混施化肥(N、P、K三元素不能变成气体或沉淀,否则降低肥效,如NH4Cl和氨水)
2、泡沫灭火剂(用硫酸铝和小苏打为原料,通过双水解生成CO2和Al(OH)3沉淀)
3、明矾净水(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很大表面积,吸附水中悬浮物而聚沉)
4、NH4Cl在焊接金属前的处理(氯化铵呈酸性,能溶解铁锈)
5、判断溶液酸碱性
6、比较盐溶液离子浓度的大小(根据水解程度的大小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7、判断离子共存(双水解的离子产生沉淀和气体,这一类情形下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8、配制盐溶液或加热蒸发得晶体(加对应的酸防止水解); 某些试剂的实验室存放,需要考虑盐的水解。如:Na2CO3、Na2SiO3等水解呈碱性,不能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NH4F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应NH4F水解应会产生HF,腐蚀玻璃 。
五、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规律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如磷酸溶液中,c (H+)= c (OH-)+ c(H2PO4-)+
2、物料守恒:就是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0.1mol/L的NaHS溶液,0.1= c (HS-)+ c (S2-)+ c (H2S)或
c (Na+)= c (HS-)+ c (S2-)+ c (H2S)
3、质子守恒:水电离的特征是c (H+)= c (OH-),据此可以得出下列关系如在K2CO3溶液中:c (OH-)= c (H+)+ c (HCO3-)+2(H2CO3)
练习:分别例出下列物质的离子浓度的守恒关系:
|
H2S |
NaHS |
Na2S |
物料守恒 |
|
|
|
电荷守恒 |
|
|
|
质子守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