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本理论》专题测试 高考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
1.常温下某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10mol·L-1,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 )
A.NaHSO4
B.Al2(SO4)3
C.NaOH
D.HCl
2.在常温下,若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且使c(H+)也增大。则应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NaHSO4
B.NH4Cl
C.HCl
D.CH3COONa
3.制备卤磷酸钙萤光粉所用的高纯氯化钙中混有镁离子,除去的方法是把氯化钙的水溶液加热到90~95℃,在不断搅拌下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镁离子生成沉淀过滤除去。此沉淀剂最好选用( )
A.氢氧化钙乳浆
B.碳酸钠溶液
C.碳酸氢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PH343 B.微粒直径大小:S2->Cl->Mg2+>Al3+
C.酸性强弱:盐酸>乙酸>碳酸>次氯酸
D.熔点高低:石墨>食盐>干冰>液溴
5.R原子的质量数为y,mgR2-离子中含有电子xmol,则R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A.
B.y-x+2
C.
D.x-y+2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CO2
B.H2O
C.NO2
D.BF3
7.有X、Y两种短周期元素,下列情况表明它们必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的是( )
A.X、Y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X+和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8.X、Y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Y>X,它们能形成XY2型化合物。由此可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
A.X、Y可能在同一周期
B.X在Y的前一周期
C.X一定是金属元素
D.X只有在第二周期
9.将N2、H2以体积1:1混合均匀,分成三等份,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装有相同催化剂且容积不变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在相同温度下使其分别达到化学平衡,已知平衡时甲中N2的转化率为20%,乙中H2的转化率为30%,丙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有关三容器内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容器中起始反应速率相同
B.三容器的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是甲>乙>丙
C.三容器的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是丙>乙>甲
D.平衡时,丙中NH3的体积分数比甲中NH3的体积分数大
10.三氯化氮(NCl3)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其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关于NCl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N-Cl键是极性键
B.它是一种非极性分子
C.分子中两个N-Cl键之间的夹角为180°
D.其熔沸点的高低主要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而与分子内原子间共价键的强弱无关
11.已知常温常压下,N2(气)和H2(气)生成2molNH3(气)放出92.4kJ热量。在同温同压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kJ,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容器中通入0.5molN2、1.5molH2和1molNH3,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2Q2=Q1=92.4
B.Q21<92.4
C.Q12<92.4
D.Q1=Q2<92.4
12.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B.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C.溶液的pH发生改变
D.没有中和反应发生
13.下列指定条件下各离子组合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中性溶液中Ca2+、Fe2+、SO42-、Cl-
B.pH=0的溶液中Al3+、NH4+、Fe3+、NO3-
C.c(H+)=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