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估检测(六) 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含答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23 16:53:14

单元评估检测(六)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2·武汉模拟)《中国的法制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2.(2012·赤峰模拟)“它的任务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材料中的“它”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一国两制”构想

3.(2012·杭州模拟)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道:“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①中国的丞相制度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012·黄冈模拟)右图是一张选民证,该选民证是

1953年由永安县选举委员会印发的,联系这一时期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状况,其历史背景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来

D.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政治制度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2·湖州模拟)右图《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在回忆其被抄家的情景时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 

B.文革时期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我国的立法权已经掌握在造反派手中 

D.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局面

7.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应  

A.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南方网记载,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C.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D.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