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估检测(七) 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含答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23 16:54:32

单元评估检测(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2·温州模拟)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   )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是新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

2.(2012·上海模拟)对右图所示史料看法正确的是(   )

A.是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有益探索

B.是研究日内瓦会议的第一手资料

C.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首次提出

D.刚面世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3.(2012·武汉模拟)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指出,印支停战将使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提高。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这些评论表明(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帝国主义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开始松动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中国已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4.“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   )

A.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B.新中国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

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国际事务的局面已经实现

D.一个以互信、互利为宗旨的新型区域组织建立

5.《印度时报》描写中国60年的反差时用了如下两个词:贱民和全球强国。文章说:中国曾被视为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直到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摆脱孤立。“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它购买美国国债,在拉美和非洲抢购自然资源,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新中国始终得不到美苏的承认

B.“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其实现

C.“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中国已跻身“超级大国”行列

D.“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和谐、合作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财富

6.(2012·淮安模拟)“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是时任新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对“九一三”事件的讽刺。“与“文革”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混乱状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外交成就捷报频传。下列词语符合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          B.“扫庐请客”、“安贫乐交”

C.“左右开弓”、“和而不同”          D.“化敌为友”、“跨洋握手”

7.(2012·济南模拟)在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于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没有迅速反应。此后,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

A.迫于舆论压力,美国对在越南造成的灾难感到内疚

B.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D.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美国希望会议能顺利进行

8.冷战期间,中国对外战略大约每十年调整一次,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条线”、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以来“独立自主”。(张小明《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 “一条线”主要是指(   )

A.与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

B.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广泛外交关系

C.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与美日等国家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

9.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