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广东专用版必修一知能阶段检测1(含【解析】).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24 10:53:3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

1(2012·广州调研)《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

2(2012·淄博模拟)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被废除  B.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

3.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5(2012·哈尔滨联考)“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6.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议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的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加以牵制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收归中央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D.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和枢密使

7(2012·南昌调研)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下列对材料所反映的制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稳固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B.促成了持久的读书风尚

C.充实了古代科研的人才力量

D.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8.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  )

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有利于选拔优秀政治人才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实行郡国并行制

10.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此是(  )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11.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12雍正七年(1729),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

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

参与国事决策 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20分,第1420分,共40)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

——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秦汉是官僚政治制度全面展开的时期,官僚政治的各个要素都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若从政府机构来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九卿不仅从执掌上来说是皇帝家务与国家政务没有分离,而且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