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历史热点问题(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网  来源:教育文稿网  发布时间:2009-05-29 08:40:59
5.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对下列哪种路线的拨乱反正?
A.政治路线  B.文化路线 C.思想路线 D.组织路线
6.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7.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分别是在中共
①十三大 ②十四大 ③十五大 ④十六大⑤十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④⑤      D.③④⑤
8.中共哪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9.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0.下列对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注重纠正“左”倾错误       B.都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       
C.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D.都确立了党的领导核心
1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C.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广大人民的要求
12.中共十三大上,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部署,我们今天(2008年)正处在哪一时期?
A.第一步即将结束        B.第二步开始        
C. 第二步即将结束        D.第三步开始
13.关于党的重要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八七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     
B.洛川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七大”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的条件      
D.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4.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们应该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济南        C. 上海      D.长沙
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巨大成绩,其原因主要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B.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C.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这种深刻性集中表现在
A.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是落后的        
B.认识到中国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        
C.认识到中国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17.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庆典应该是在公元 
A.2011年      B.2021年        C. 2022年      D.2023年
二、识图题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人图像,请写出他们的姓名,并把四幅图片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好。
(1)               (2)            (3)             (4)
三、改错题
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就召开了十一届三种全会。在会议上做出了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制度,使中国重新焕发了青春。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3.错误:                                    理由:
四、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毛泽东领导工农军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材料二: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新时期。
材料三: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