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历史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4-10 14:12:5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列举出王羲之、顾恺之的代表作品以及著名的石窟艺术代表。

  引导学生了解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了解顾恺之的绘画风格,了解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过程和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王羲之、顾恺之、石窟艺术的有关资料,使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欣赏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提高其艺术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王羲之博采众长,持之以恒、苦练书法、终有所成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善于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好习惯,并锻炼自己刻苦勤奋、不懈追求的意志。

  引导学生了解书画石窟艺术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增添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石窟艺术方面的代表性成就。

  难点:这一时期书法绘画艺术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们中间有没有练习书法的同学啊?

  生:有。

  师:书法是大家喜闻乐见,非常爱好的一种艺术,它是以中国特有的汉字作为表现对象的,中国的汉字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所学过的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启发:(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商代)甲骨文

  (西周)铭文

  (秦朝)小篆

  (秦朝)隶书

  师:根据这条线索可以看到汉字经历了篆书、隶书等不同字体的演变,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又形成了楷书、行书和草书。这就是汉字的五种书体,同学们能辨认出这些书体吗?(投影“汉字的五种书体”让学生辨认)

  师:篆书、隶书我们已经讲过了,那么楷书、行书、草书各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又叫正楷,特点就是结构端正,但写起来较慢。草书笔画相连,写起来快,但不易辨识。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书写既快又易辨识。如果说楷书给人的感觉是“静”,草书给人的感觉是“跑”,那么行书给人的感觉就是“走”。

  讲授新课:

  师:说到“行书”,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对于楷书、草书、行书都有创造性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同学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生: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师:对于王羲之,同学们有多少了解呢?

  生:(略)

  师:知道王羲之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吗?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