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讲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中考数学考前回归专题复习 (知识回顾+考点例析+真题过关,详解).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6-12 18:10:11

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二 十四讲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基础知识回顾】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      种,若圆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d
 则:点P在圆内 <=>      点P在圆上<=>     
     点P在圆外  <=>     
过三点的圆:
  ⑴过同一直线上三点      作用,过      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圆
⑵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各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     
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      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     
⑶三角形外心的形成:三角形      的交点,外心的性质:到      相等
【名师提醒:1、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      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      种:当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      直线叫圆的      线,这的直线叫做圆的      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     
2、设Q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
 直线l与Qo相交<=>d      r,直线l与Qo相切<=>d      r
直线l与Qo相离<=>d      r
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⑴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     
【名师提醒:根据这一定理,在圆中遇到切线时,常用连接圆心和切点,即可的垂直关系】
⑵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      且      这条半径的直线式圆的切线
【名师提醒:在切线的判定中,当直线和圆的公共点标出时,用判定定理证明。当公共点未标出时,一般可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来判定相切】
切线长定理:
 ⑴切线长定义: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      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⑵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到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      相等,并且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      的夹角
三角形的内切圆:
 ⑴与三角形各边都      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     
 ⑵三角形内心的形成:是三角形      的交点
   内心的性质:到三角形各      的距离相等,内心与每一个顶点的连接线平分     
【名师提醒:三类三角形内心都在三角形      若△ABC三边为a、b、c面积为s,内切圆半径为r,则s=      ,若△ABC为直角三角形,则r=      】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有      种,若Qo1半径为R,Qo2半径为r,圆心距外,则Qo1 与Qo2 外距<=>         Qo1 与Qo2 外切<=>        
两圆相交<=>          两圆内切<=>        
两圆内含<=>        
【名师提醒:两圆相离无公共点包含         和         两种情况,两圆相切有唯一公共点包含         和         两种情况,注意题目中两种情况的考虑圆心同是两圆         此时d=         】
反证法:
 假设命题的结论         ,由此经过推理得出         由矛盾判定所作的假设         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命题的方法叫反证法
【名师提醒:反证法正题的关键是提出       即假设所证结论的反面成立,择推理论证得出的矛盾可以与       相矛盾,也可以与       相矛盾,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典型例题解析】
 考点一:切线的性质
例1  (2012•永州)如图,AC是⊙O的直径,PA是⊙O的切线,A为切点,连接PC交⊙O于点B,连接AB,且PC=10,PA=6.
求:(1)⊙O的半径;
(2)cos∠BAC的值.
 

考点: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1)由AC是⊙O的直径,PA是⊙O的切线,根据切线的性质,即可得∠PAC=90°,又由PC=10,PA=6,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C的值,继而求得⊙O的半径;
(2)由AC是⊙O的直径,PA是⊙O的切线,根据圆周角定理与切线的性质,即可得∠ABC=∠PAC=90°,又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AC=∠P,然后在Rt△PAC中,求得cos∠P的值,即可得cos∠BAC的值.
解答:解:(1)∵AC是⊙O的直径,PA是⊙O的切线,
∴CA⊥PA,
即∠PAC=90°,
∵PC=10,PA=6,
∴AC= =8,
∴OA= AC=4,
∴⊙O的半径为4;

(2) ∵AC是⊙O的直径,PA是⊙O的切线,
∴∠ABC=∠PAC=90°,
∴∠P+∠C=90°,∠BAC+∠C=90°,
∴∠BAC=∠P,
在Rt△PAC中,cos∠P= ,
∴cos∠BAC= .
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函数的定义.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的应用.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