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复习 第五章 人民解放军战争的胜利 教案
历史总复习 第五章 人民解放军战争的胜利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重庆谈判,通过学习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史实;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史实;在学习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础上,能够列举这些战役,通过了解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史实,正确计算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联系旧知识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局势,结合有关史料,探讨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用意,毛泽东冒着巨大风险亲赴重庆的原因,以及重庆谈判所取得的成果;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回顾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关情况,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初步学会从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形势下,我军能利用有利条件、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的史实,培养不畏困难、泠静、机智、乐观、坚毅的品格。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工具:地图、小黑板
教学课时:1节课
板书:
第五章 人民解放军战争的胜利
一、知道重庆谈判的史实(识记)
1、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
2、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争取时间 准备内战
3、毛泽东亲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的目的:争取和平 戳穿阴谋
4、重庆谈判取得的成果:《双十协定》
5、评价:
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识记)
1、原因:战略地位,改变战局
2、经过:夜渡黄河、跃进大别山
3、意义: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理解)
见表格
讲授内容:
一、知道重庆谈判的史实(识记)
1、背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政党。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力图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企图垄断抗战的胜利果实,使中国社会退出到抗战前的老样子。中国的前途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2、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蒋介石反共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但是,为了 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他向延安接连发出了三份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3、毛泽东亲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4、重庆谈判取得的成果: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5、评价:重庆谈判虽取得了一些成果,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规定要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派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由此内战爆发。
二、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识记)
1、原因:大别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战略撕毁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大别山又曾是老革命根据地,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人民解放军易在这里立足生根;占据了大别山可以东震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控制整个中原地区,从而迫使蒋介石调动其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部队回援,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2、经过: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150千米的战线上,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接着,刘邓大军经过一个月连续作战,歼灭大量敌人后,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3、意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战场由解放区转向国统区,我军由守转攻,开始了对外线作战,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可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理解)
1、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名称 |
辽沈战役 |
淮海战役 |
平津战役 |
渡江战役 |
时间 |
1948.9—1948.11 |
1948.11—1949.1 |
1948.11---1949.1 |
1949.4.21—4.23 |
指挥员 |
林彪、罗荣桓等 |
刘伯承、邓小平等 |
林彪、罗荣桓等 |
刘伯承、邓小平等 |
野战军 |
东北 |
中原、华东 |
东北、华北 |
中原、华东 |
战术 |
“关门打狗” |
|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
三路包抄 |
战果 |
歼灭敌军47万 解放东北 |
歼灭敌军55万,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
歼灭和改编敌军52万 解放华北,北平和平解放 |
占领南京 |
意义 |
三大战役中,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宣告了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
2、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①从民心向背来看: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中共在人心上占绝对优势
②从组织上看:国民党内部“窝里斗”严重,十分腐败,中共团结一致
③从作战方针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决策英明正确
④从军队士气看: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人民解放军越战越勇,士气高涨
⑤从国际援助看:美国最后放弃对蒋介石的援助,而苏联给予中共一定的帮助
课堂小结:练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