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06 12:34:59

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内容、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和作用。国际联盟的建立、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的签订、主要内容和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揭示美、英、法等国在巴黎和会上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争夺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地位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

  2.通过对凡尔赛体系不牢固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社会现象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2.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美国通过这次会议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说明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

  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

  教学方法

  讲述法,辅以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的这张图片(屏幕显示)是福煦车厢,这节火车虽然不在了,但非常著名,它曾经是一战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正式投降的地方,是一战重要的见证物,说起“一战”,我们先复习一下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结果?

一战德国投降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时间:1914年—1918年;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性质:帝国主义战争;结果: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战是结束了,但帝国主义的矛盾解决了吗?战后由于德奥成为战败国,英法虽然实力削弱但仍是欧洲强国,美日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它们企图依据变化的各国实力来重新分割世界,所以他们的矛盾斗争又从战场上转移到会议桌上。就这样一场会议上、谈判桌前的唇枪舌战开幕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讲授新课:

  一、战后的“新秩序”(板书)

  1919年1月,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和会。

  27个国家参加会议,面对即将到来的和会,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如意算盘。但是争夺总是要凭资本,按实力去较量的。

  教师问:那么经过了这一场时达4年多之久的世界大战,列强的实力对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俄国发生革命,德国、奥匈帝国战败则退出争霸行列。英国、法国、意大利经济衰退,实力削弱,政局动荡。

  英国:一战中遭严重削弱,伤亡212万人,军费超80亿英镑,债务是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的就达44亿美元,走向衰弱,但仍有相当实力。仍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殖民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仍具有争夺世界霸权的资格。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