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大海捞“真”技巧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之六
5)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海岸曲折多良港;外贸便利;人口稠密。
【练习4】2)山河相间,北高南低,纵列分布,南部多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3)同:终年高温多雨。异:中南半岛多属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主要为雨林气候。原因:①基本上处于低纬热带地区;②海岸线漫长,多岛屿,海洋影响大。影响:热带农业,热带经济作物品种多,产量大。
4)河内、万象、曼谷、金边、吉隆坡、雅加达、马尼拉。促进北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
【练习5】3)海拔500米左右,起伏较小,西北向东南倾斜。
4)热带沙漠,热带季风。
5)①气候:受海洋影响大,许多地方年降水丰富;②有利于发展海洋交通事业和捕捞、养殖业。
6)同:近工业原料地;交通便利;劳力充足;市场广大。异:加尔各答区为钢铁、麻纺为主,孟买区主要为棉纺,工业原料不同。 7)不一样。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地势都较低,但马国被淹主要是因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造成。孟国被淹是因为该国夏季降水多,夏秋季多飓风影响,境内多大河,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造成。
【练习6】--中亚图
3)塔吉克、吉尔吉斯。地处天山和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较多。
4)入湖河流沿岸取用淡水过多。荒漠化程度加剧;渔业和航运业萎缩,农牧业规模也将缩小。
【练习7】--西亚图
3)利用海水淡化;掘取地下水;修建水利设施储存水源;改进农业灌溉方式,发展喷灌、滴灌技术等。
4)霍尔木兹。 处世界石油最大产地和最大输出区波斯湾的出口处。
【练习8】--非洲图
3)西岸多于东岸。东岸处海洋气流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云量大,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4)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盆地地形使河流成向心状水系,落差大,水能十分丰富。
5)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地中海
6)北回归线所经的大陆地区全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回归线经过地区除热带沙漠外,还有热带草原气候。这与北非地势比较均一,干扰气候因素少,加上受来自西亚的东北信风影响大有关。南回归线经过地区东西地势差别大,东部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练习9】--欧洲图
2)特征:海岸曲折漫长。影响:有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陆,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多良港,海运便利,外贸发达。
3)黑海、地中、英吉利、北、基尔,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
【练习10】--德国图
2)北、波罗的、基尔、易北、莱茵、多瑙、柏林、汉堡、法兰克福、慕尼黑
3)地势南高北低。理由:主要大河多自南向北流动
4)①北部沿海气候比较寒凉;②北部沿海海域泥沙淤积较多,水体较浅,不利海港建设;③北部沿海地区土地比较贫瘠,种植业规模不大。
【练习11】---俄罗斯图 2)由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到太平洋沿岸,气候大陆性有所减弱。原因:自西部沿海向内陆,海洋影响减弱,大陆影响增强;到太平洋沿岸,海洋影响有所增强。
3)①气候相对温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②平原广阔,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容易;③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利工业发展;④邻近欧洲发达地区,便于外贸;⑤人口、种族、宗教历史上与欧洲关系密切。
4)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冬季不冻。
5)西部以煤炭、石油等矿产开发为主,因临近欧洲部分,矿产资源需求量大,也便于运输。中东部气候条件比较恶劣,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但亚寒带针叶林丰富,主要发展森林工业。
6)正面影响:热量条件改善,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变得稳定;气温升高,河海结冰期缩短,水运规模扩大。负面影响:亚寒带森林面积将缩减。
【练习12】---北美图
3)以西地区:短小,少长河;流速快;水能丰富;太平洋;科罗拉多河。以东地区:多长河、大河;流速较缓慢;水能量较少;大西洋;密西西比河。
4)阿巴拉契亚山脉:大致东北—西南走向;山势起伏和缓;地质古老,低丘宽谷。落基山脉:大致南北走向;山势高大雄伟,高峻起伏;属环太平洋带的新生山脉,多断层。
【练习13】---美国图
3)③,③河流经落基山区,落差较大。
4)阿巴拉契亚山脉,苏比利尔湖西岸,阿拉斯加
5)南方墨西哥湾是美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6)煤、铁等早期传统工业的主要原料丰富;有便利的内河航运及大西洋的海运;气候条件接近欧洲,成为欧洲移民最早到达的地区,开发历史早;自然条件适宜农牧业发展,为工业人口提供了基本的农副产品。
7)以钢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污染重;工业结构单一;与此同时,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开发吸引人口迁移;世界对传统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新一轮科技和高新产业的发展对传统产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