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11年地理考试大纲解读及命题趋势分析
2011地理考试大纲解读及命题趋势分析(根据“王树声地理教研室”相关材料整理)
一、2011高考能力要求及2010试卷特点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对新问题的心态稳定、迅速联想、及时应变能力;
2、2010年地理试卷特点
(1)命题思路创新,重视过程分析;
(2)试题陌生度高,向新课标靠拢;
(3)提升能力要求,注重科学分析;
(4)试题原创性强,体现公正公平;
(5)体现选拔功能,具有一定难度.
附一:2010年陕西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教学随感
宝鸡市渭滨区五处中学
一、试题学习及分析
2010年陕西地理(文综)高考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次,纵观全卷,试题模式,和考试说明的模式一致,客观题(选择题)1-11题,主观题36、37为综合分析题,选修部分41——43题分别是旅游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
1、地理特色显著,图形图标共9幅,一个表格。需要考生对相关图像所反映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后才能对涉及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再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对地理问题进行论证和探讨。学科特征明显。
2、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受气候影响明显,所以气候知识高考比重大,体现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直接30分,间接:4——8分。
3、突出地理终极目标——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反映自主学习的要求。如新疆(中亚)地区2009年冬至2010年春降雪,及河流洪水。产业转移(温州制鞋)区域可持续发展,农业问题,产业调整(37题,养蚕)环境保护,自然灾害(沙尘暴,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
与现实联系紧密,人口发展与就业人文地理中人口发展与就业,农业问题,产业调整、区域可持续发展(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占一定比例。
4、渗透新课标理念,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开放性试题再现。
37题(3)答案设置(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答: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近,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二、教学总结及建议
总体说来,有得有失。
需要继续坚持的:
1、讲与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地理现象,要求学生结合身边地理知识,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内容。
2、活跃地理课堂,突破传统的地理课堂印象,让学生高高兴兴享受地理课堂。
3、活化地理知识,与世界经济活动、中国经济活动和地方经济活动结合,甚至与个人生活结合,将地理知识生活化、常识化,如雾、霜现象。
4、整合配发的地理教学资料,有所删减、有所增加。
5、平时的课堂教学务必细、实、活。
6、学生地理知识、兴趣参差不齐,务必分类推进,在平时多解决问题,尤其让其提高兴趣、感受地理魅力最为关键。
7、平等对待学生,不管农村或城市、学习基础好或差、男或女、内向或外向等,毕竟地理课位置比较尴尬。
8、教师对地理学科、学生、课堂、作业、发生在日常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要敏感,以此影响学生。
9、持之以恒,对学生在不同阶段进行指导,个别谈话应经常进行。
10、地理知识掌握,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对地球地图采取画图、画经纬线,对气候人文进行摘抄、总结,对经济活动多联系实际,对地球运动气候变化联系宝鸡四季,对区域地理多联系宝鸡实际。
11、课堂形式根据内容采取不同方式,如地球运动多演示,气候多联系实际、区域地理用投影演示等。
12、作业形式要灵活。
需要调整的:
1、学生课前演讲或总结内容应多与现实生活多联系。